机器人并不会像人们所担心的一样抢走所有的饭碗,但我们仍将面临因这些技术变革经济效应所驱动的重大社会与政治挑战。
近年来,一些学术研究人员已经提出了人工智能(AI)与相关技术的进展将使许多工作自动化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导致广泛的失业率与社会动荡。其中,英国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研究人员Carl Benedikt Frey与Michael Osborne在2013年发表的“就业未来:工作计算机化的可能性有多高?”(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则是这项主题中最受广泛重视的调查报告。此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Erik Brynjolfsson与Andrew McAfee也在《第二次机器时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一书中探讨了这个主题。
然而,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最新报告——“OECD国家中的工作自动化风险比较分析”(The Risk of Automation for Jobs in OECD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作者Melanie Arntz、Terry Gregory与Ulrich Zierahn发现,人们不必担心未来没有工作,但可预见的是找要工作并不容易了,尤其是对于技术能力较低的工人来说。
“这份研究的主要结论是,自动化和数字化并不可能取代掉大量的工作,”作者们在本月发表的这份报告中强调。“然而,相较于高技能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的工作自动化机率更高,使其更可能承担成本调整的冲击。因此,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在于因应日益严重的不平等以及确保充份的培训,特别是对于低技能需求的 工人而言。”
全自动钢锯,Source:mooreway via Pixabay
Frey与Osborne估计,美国有47%的工作可能实现自动化。如果这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大规模的失业率将导致广泛的社会不安与政治动荡。但Arntz、Gregory与Zierahn估计,在整个OECD国家中平均只有9%的工作会变得自动化。
这项估计数字因国家而异。例如,根据工作场所、组织、自动化投资以及工人的教育水平等差异,韩国约占6%,而在奥地利则是12%。除了一些变量以外,作者认为自动化只会取代部份特定的工作,然而,工作会被机器人全面取代的假设导致失去工作的机会被高估了,而实际上被标签为高风险的职业通常仍包含 很大一部份难以实现自动化的任务。
过去,计算机化的目的往往在于改变工作任务,而非改变各种职业之间的就业率。作者强调,虽然有些工作够加以自动化,但并不表示它一定会实现自动化。
就像星巴克(Starbucks)等其他咖啡馆以及商用飞行目前仍持续存在一样。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可以从机器中煮出美味咖啡的技术,或由自动驾驶飞 行的飞机了,但我们仍然喜欢从人们手中购买咖啡,也发现由人类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更舒适——除了偶而由于操作错误等人为因素导致意外。
作者指出,法律和道德的障碍也将减缓自动化的进展。因此,自动驾驶车可能技术到位了,而整个社会却还没做好适应的准备。
从整体来看,虽然工人本身不会因为自动化而被淘汰,但作者推论,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作将承担较大的职场变化冲击,因而必须有计划的投资职业培训,才能协助人们顺利过渡职场变化。
“这项研究清楚地指出必须更加关注潜在的不平等,以及因技术变革带来的培训要求,而非着眼于技术进步可能或不可能导致失业率的普遍威胁,”作者总结道。
然而,在“赢家通吃”(winner-takes-all)的技术产业中,自然难以容纳处于弱势的一群。
编译:Susan Hong,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