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SpaceX V.S. Blue Origin: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正在太空飞行领域展开竞争

SpaceX V.S. Blue Origin: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正在太空飞行领域展开竞争

作者头像
点滴科技资讯
发布2018-04-28 15:25:56
2.5K0
发布2018-04-28 15:25:5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点滴科技资讯点滴科技资讯

在得克萨斯西部的广阔地带,杰夫贝索斯和其资金充裕的太空公司—Blue Origin公司的团队,将NewShepard火箭点火送上太空。火箭垂直升空,冲入云霄,速度超过2800英里每小时。火箭达到海平面64公里的时候,助推器脱离火箭坠落至地球。在3635英尺的高空,引擎再次点火,将火箭徐徐降落。New Shepard火箭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缓缓降落至地面—这一次试验被贝索斯称为是“完美无瑕”。

当2015年11月Blue 0rigin公司第一次成功将火箭升空之时,贝索斯穿得像个飞行员,戴着牛仔帽,在火箭成功着陆的庆祝仪式上喷洒香槟庆贺。4月,当Blue Origin第三次发射成功时,人们就已经觉得习以为常了。不久,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公司发射了Falcon9,比贝索斯的Blue Origin公司的火箭更快,更重,更大,有24层楼那么高。马斯克的公司不仅从更高的一个高度将Falcon9着陆,而且是降落在大西洋上漂浮的无人驾驶轮船上。

Blue Origin和SpaceX公司的内部人士不认为两家公司是竞争对手,他们认为两家公司在太空飞行领域的努力是对所有全人类的贡献。但是事实是这两家公司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招募最优秀的工程师,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要创造历史。这两家公司的领导者,贝索斯和马斯克,正努力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梦想家。拉里佩奇有了“moonshots”计划;这次则是火星。贝索斯和马斯克不仅彼此竞争,而且是以新一代太空创业者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就像传奇亿万富翁保罗艾伦,理查德布兰森,所有这些人都有其私人太空探索计划。但是BlueOrigin和SpaceX两家公司发射更频繁,在社交媒体上更受人们的热议,这使得这两家公司在引领大众遐想方面处于领先。

SpaceX发射的火箭

贝索斯的梦想是让人们在宇宙生活,工作。马斯克则想象着殖民火星。要实现各自的梦想,他们必须大幅降低航天飞行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要开发可重复利用的火箭和宇宙飞船的重要原因,这将使得人类在太空翱翔在经济上更可行。

这两家公司的发展路径则大相径庭,相比马斯克,贝索斯的发展路径更渐进式,这是熟悉两家公司计划的专业人士得出的结论。“我们所进行的工作都是着眼于数十年。这是杰夫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的长远规划,”一位内部人士说。“SpaceX,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公司员工竭尽全力,筋疲力竭。从公司文化上看,这两家公司的作风跟公司的领导者很像。“当我向SpaceX公司的高级经理Phil Larson询问公司的状况时,他说,“公司的工作时间和预期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你不可能在每周40个小时里将普通人变成超人。”

马斯克在14年前投入1亿美元成立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这是当时他的全部家当,这很冒险(他将剩下的资金投入了SolarCity和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即便是其工作团队每周工作九十个小时,马斯克的SpaceX也一直处于破产的边缘。“我们一直存在资金问题,”一位曾经和马斯克共事过的前高级工程师说。“我们资金消耗非常厉害,但是要把事情做成,马斯克招了很多人。”虽然三次发射失败了,公司的第四次成功了,最终在2008年末SpaceX公司从美国航空航天局赢得了16亿美元的合同,将公司从死亡的边缘拯救回来。到2012年,SpaceX开始测试其可重复利用的火箭系统。

贝索斯在SpaceX成立两年前创办了Blue公司,但是遵循的是一种更系统的方法。近年来,公司只招募了不多的员工,保持费用控制在一定水平上(今天,BlueOrigin公司员工大约600人,SpaceX则有超过5000人的员工)。他们不辞辛劳地工作,在New Shepard系统最近几年获得一系列突破之前曾遭遇过一系列的挫折,但是他们的处境比SpaceX要好很多。“马斯克必须让公司有收入,否则就会关门,而Blue公司有足够的资金保持公司运转,即便很多年没有收入也可以。”一位公司前高级经理说,其认为贝索斯资金充裕,也很有耐心。“但是公司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和SpaceX公司获得了同样的里程碑式的突破。”

马斯克和贝索斯都以高要求而知名,两位领导人逐渐熟悉公司所采用的复杂技术。马斯克将特斯拉的办公地点搬到离SpaceX总部更近的地方,这样他就能更好地兼顾两家公司。会议没准备好?当马斯克决定要把多少任务让你完成时,马斯克就会扬起头,眼睛盯着天花板。公司前高级经理回忆说。“他会走来走去,‘你考虑过这个么?’,如果你不知道他在讲什么,那你就麻烦大了。”

贝索斯每周到Blue公司一次,但是曾和贝索斯共事过的人士说他也非常严格。“他读过很多书,知道关于推进和火箭方面的所有知识”,而且他会详细地谈论“关于喷射器和制造技术”的相关技术知识。他经常对一些事提出质疑,而且经常在人头攒动的大会上打电话给某些人谈论具体问题。一位前工程师说,“我曾经看到过非常糟糕的情况,如果你工作上讲不清楚,你就无法让他信服。他能很快抓住事情的关键,这是其他人做不到的。”

更重要的是,这两位领导者都是各自航空企业的坚定支持者,创造出一种光环效应,不仅帮助了公司招聘而且提高了公司的公众形象。去年11月,当贝索斯成功发射NewShepard火箭并成功着陆后,他在推特上写道,“绝无仅有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来了,”而且还附上了火箭发射的链接,大约吸引了500万人次的点击。马斯克回应说,“还不是绝无仅有的”,声称三年前SpaceX就完成了可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射和回收。在去年12月,SpaceX成功地收回了火箭的第一段推进器,贝索斯在推特上写道,“欢迎加入我们的俱乐部!”

Blue Origin公司发射的火箭

那么谁会获胜?当我4月份参加MIT举办的新太空时代大会时我得到了答案。在此次大会召开前一天,SpaceX的火箭在漂浮的无人驾驶轮船上着陆,航空领域的专家对此议论纷纷,就像是为埃隆马斯克的企业开董事会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讲中,几乎没有不提及马斯克和他的SpaceX。“这是私人发射火箭的壮举,在目前是非常领先的技术,”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Jeffrey Hoffman对此赞许不已。即便是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航空特别项目副总裁也评论认为,“他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影响巨大。”但他认为Blue Origin是最大的变数。

SpaceX对传统的航空产业定价模式和供应链形成了压力,由此SpaceX非常具有吸引力,也是将装备送上太空轨道的最佳选择。SpaceX已经赢得了48亿美元的政府合同。4月末,公司还赢得了一份军事合同,其报价比竞争对手ULA低了40%,该公司是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的合资公司,但运作不佳(ULA已经宣布公司将辞退875名员工,超过公司员工总数的四分之一)

为了迎头赶上,Blue公司已经从亚轨道转向了轨道空间。飞向轨道,就像SpaceX现在经常做到的,需要速度更快,动力更强,也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像如何管理太空飞船的燃料,上升轨道和下降轨道。SpaceX已经在竞争中处于领先,所以并没有将Blue公司作为潜在的竞争威胁。但是,就Blue公司小型团队所创造的成就而言,SpaceX公司资深人士认为,“我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考虑Blue,”,“而且我们也不觉得Blue值得我们重视。”另一位资深人士说,Blue Origin只是“杰夫贝索斯的业务爱好工程而已”。

当然,贝索斯的忠实追随者不承认这种说法。他们回应称,“我不在会你是谁,将火箭发射至数万英尺高空,并成功着陆—这绝对不是业余爱好!”

或许最重要的是这两位竞争对手在MIT大会中为“宇宙创业者”所提到的频率。参加会议的创新者包括行星采矿公司到微型卫星创业企业;未来数年,他们很可能要为SpaceX或Blue Origin工作,或者依赖这两家公司的技术来测试各自产品原型,将相关设备送入太空轨道。同样,SpaceX和Blue也将依赖这些新创企业来收获太空市场,这就像是App Store对苹果公司和整个智能手机产业的作用一样。太空产业专家认为,当人们想清楚要在太空做什么,而不是如何达到太空之时,真正的创新就会出现。但是,首先,发射可重复利用的火箭,并使其安全着陆是最重要的。

下一步,SpaceX将在2017年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减少美国对俄罗斯的依赖,并推动美国航空产业发展。马斯克最近还宣布SpaceX将尝试最早在2018年发射无人驾驶太空飞船到火星。

相比之下,贝索斯仍坚持其渐进式的推进方式。Blue将其为ULA公司开发下一代火箭引擎的项目搁置。因为Blue公司要开发其轨道空间技术,并继续发射其亚轨道New Shepard火箭,目标是到2018年前将游客送上太空。公司同时认为Blue正赶上竞争对手,贝索斯的一位密友说Blue公司进展顺利,已经持续数次发生同一个火箭,不久你就会看到他们会每周进行发射活动,而且其他人还做不到这一点。”

只要不犯错误:贝索斯和马斯克都将会创造历史。两家企业上周都进行了发射,每一只火箭发射升空都令世界为之瞩目。马斯克的目标是整个银河系。贝索斯的每次成功发射都标志着其团队的成功:稳扎稳打,目标坚定,矢志成功,向着无数耀眼的星球前进。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6-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点滴科技资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