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数字化转型迷思(六)

数字化转型迷思(六)

作者头像
用户6900693
发布2021-07-28 15:36:48
3810
发布2021-07-28 15:36:48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晓谈岩说

如何搞好务虚

一、黑湖智造与一线需求

之前花了好几篇来跟大家讲思维层面的困惑,希望大家平时多讨论,多反思,好形成自己企业可以在内部达成一致的数字化认识,这样才能凝聚大家的行动,“上下同欲者胜”,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了,而一线员工对数字化的认知确实会决定企业最后数字化转型的成果,这也是从信息化过程中就已经得出的结论了,如果说“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定”这件事不是哪个行业现阶段都能充分做到的,那“让听得见炮火的人提需求”则是我们从信息化、移动互联网走向数字化时,很多传统企业需要弥补的。我们很多系统的功能上线时、数据平台应用推广时,总有很多不理想之处,而这些不理想之处,往往来自于对一线的需求缺乏足够的理解和采集。

说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近期听过的黑湖智造品牌总监刘依依老师的经验分享。黑湖智造是一家服务于中小企业的SaaS服务商,坚持努力用云的交付方式避免本地化部署带来的高成本,而他们当前做得比较好的原因则是持续的积累,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做好SaaS,他们也是到企业蹲点才“攒”起了“家底”,而他们做的工作其实跟企架要去解决的问题也是一样的,都是在打通企业的关键流程,解决竖井问题或者信息化缺失问题。从帮助企业梳理流程开始,进行关键流程的集成,基于流程的集成打通数据的传导,用数据驱动人去完成生产。这与目前高举高打的企业架构开发模式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套路一样,黑湖智造的经典案例中,同样需要客户投入足够的骨干业务人员来与黑湖共同完成设计,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产品很接地气,评价很好。尽管从实现上看,不是伤筋动骨的做法,但是对业务理解的深度和良好的全局观仍是产品设计的关键。

这个是不是大家追求的轻量级实施方式呢?我不能完全确定,因为轻是相对的,跟企业的复杂度和规模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企业复杂度上升的时候,解决方案的复杂度也会上升。但是不同复杂度的方案,对企业的轻重感不一样,不同的企业,眼中的轻和重是不同的。我想,随着黑湖的“家底”越来越厚,也许他们的方案会扩展到可以挑战传统ERP等商业套件的程度,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到必要的程度。不过目前而言,无论是“家底”还是黑湖的指导思想,都没有奔着“通吃”去做,而是在做生态,联合开发,他们的客群依然定位在大型服务商照顾不到,又非常需要信息化支持的中小企业。

那么,考虑到这一点,我认为企业架构作为一种思维模式,最有价值地方其实在于很好地提示了大家,即便不做企业架构项目,你也要知道,企业最终希望达成的是什么,无论信息化还是数字化,企业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内部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至少要把关键流程衔接起来,把数据传导起来,哪怕你不去利用这些数据搞大数据分析,也得把关键的信息送给下一个需要它的人,所以,我最近常把企业架构说成盖茨老先生上个世纪末提到的“企业数字神经”,这个数字神经无论大小企业都需要,那么黑湖做的就是帮助中小企业建立数字神经,现有的企业架构项目则经常是在帮大企业建立数字神经,但是思维模式并没有天壤之别,所以,我一直有个很少公开讲的观点,就是,我认为企业架构设计将会逐步走向泛化,延伸到企业数字化建设中,这也意味着,企业架构实施成本会随着思想的泛化逐渐下降。

对于每一个案例,即便是现象级的案例都不要过度解读,没有银弹,没有通吃的厂商,大家都是在自己认准的赛道上奋力拼搏,每一个案例都有自己的精彩,也有自己够不着的地方,思维的冷静和客观是我们认知前进的基础。

二、如何搞好今年的务虚

好了,除了贴近一线搞信息化、数字化之外,我们还是要面向企业整体思考数字化的,那么,对于企业整体而言,实实在在的务虚,需要思考好哪些问题呢?无论是听外部培训、引进外脑还是内部研讨,要通过系统性务虚来解决以下这些问题:

  1. 企业所在的行业走过什么样的路?
  2. 企业所在的行业受科技的影响有多大、多深?
  3. 企业所在的行业是否受到了跨界冲击的影响?
  4. 企业所在的行业生态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5. “纲要”中为企业所在行业指明的方向是什么?企业还应该补充哪些方向?
  6. 企业当前最主要的痛点是什么?
  7. 企业的客户最需要什么?
  8. 企业的客户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9. 企业有能力或者应该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10. 企业对外部的依赖有哪些?怎么争取?
  11. 企业当前信息化水平如何?走到了哪个阶段?
  12. 企业最需要改变的思维是什么?
  13. 基层的想法我们了解吗?基层的价值挖掘得充分吗?

问题肯定不仅限于此,这些都需要企业深入思考,如果找不到自己认可的答案,那别人给你的答案你可能也坚持不了多久。通过深入思考,总结一个与社会长期发展方向一致的数字化发展蓝图,并通过实践去完善和调整它。有时候转型只需要适当转变下看问题的角度,比如对待蓝图的看法。蓝图的作用与架构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评估变化带来的影响,计划不只是用来执行的,也是用来合理评价调整方法的,没有蓝图可能就会有一团乱麻。

这是良好的逻辑思维和长期主义,现在很多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说法都会聚焦在商业模式上,但是,新商业模式的来源在哪里,也许你会说是灵机一动的闪现、天才般的思考,但是对更多的企业而言,这些模式是环境变化带来的,所以,为什么我讲数字化转型总提醒大家关注政策,因为政策是要落地的,是会带来环境变化的,环境变化是会带来新机遇的,而新机遇可能就是新商业模式,这些并非是由于企业采用新技术获得的,而应当是由企业对商业模式的捕捉促使它采用更好的实现手段。

在纲要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延伸到各行业,我们都在这个背景下思考数字化,才会不偏离环境的变化。企业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捕捉商业机会,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业务和技术才是深度融合的。

思考也有方法,价值链分析、SWOT、企业架构这些方法都很有益处,觉得他们无用,很可能是因为没结合深度思考和企业实际去用,没有把分析结论拆解成可执行的步骤,只停在分析层面,当然无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1-07-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晓谈岩说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如何搞好务虚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