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报道
编辑:袁榭
看过《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的人,大都对其中的真实人类养殖场印象深刻。
在超级AI管控中,机器自动克隆人类胚胎、自动送入营养池培育、养大了做人肉电池……
当然,真实世界不能这么造人,即使敲点活人胚胎基因都会举世哗然。
不过哺乳动物千万种,人不能这么造人,但人这么造猪,那可就理所当然是个技术大突破了。
南开完成全球首次AI克隆猪
此消息于2022年5月底被南开大学低调公开。虽然相关研究的详细论文尚未发布,不过科技界和产业界没过多久就注意到了这个消息。
2022年3月31日,在完全无人工干预、每个步骤都全部由AI自主控制下的机器人操作流程中,中国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赵新教授研究团队,成功让一头普通的「代孕」母猪怀孕110天,诞下了7头克隆纯种小长白猪。
按照南开大学的新闻稿,赵教授团队在每个克隆步骤都用AI相关技术做出了改进:
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建立了最大厘米级、最小亚微米级分辨率的全局显微视野,提高操作效率,实现克隆操作批量化;
通过细胞受力的算法自动分析,实现了基于最小力道的机器人克隆操作自动化;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带来的细胞内应变评估,降低了克隆操作过程对卵母细胞的损伤,提高了克隆操作后胚胎发育率,实现了克隆操作精准化。
如此,才能在2017年同一研究团队世界首次用机器人克隆猪的成就上再创突破。
2017年那次,给孕母猪的卵细胞插细胞核等关键步骤还是人工手动完成的。2022年有了AI帮忙,这些关键步骤的人力就可以省去了。
AI克隆猪既精准且快速,解放人力效率高
产业界和科研界注意到这事,原因也在此:如果种猪培育的克隆技术真能完全脱离手工操作,那生产效率就有了工厂化的前景,钱途无量。
南开的新闻通稿里有提到:「用克隆技术大量扩增祖父辈原种猪,用人工克隆,操作步骤多、难度大,胜任克隆操作的人员极度短缺,不能真正解决生产祖父辈原种猪大量需求的难题。」
而在《南华早报》的采访中,2005年为中国首度成功克隆猪的潘登科老师现身说法,说AI自动克隆猪技术真要能落地,那可把科研人员从劳力密集、耗时甚长的苦差事里给解救出来了。
现在在养猪大省成都开着生物科技公司的创业老总潘登科,说自己当年做科研人时,每天要重复克隆任务的「体细胞核移植」(SCNT)步骤操作一千余次,累得自己落下了病根、长年腰酸背痛。
而提取孕体卵母细胞、去细胞核、再把供体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的SCNT步骤是克隆作业的关键。并且要是手工操作者一个用力有微弱误差,这个步骤就失败了。
而按南开大学的通稿消息,用上AI来机器克隆猪之后,机器人操作的用力精准度有显著提高。标志克隆成功的囊胚率,人工操作时是10%,AI操作时是27.5%,囊胚率提升2.75倍。
接受克隆胚胎的单胎代孕母猪产仔数,人工操作时是平均不足5头,提升AI自动化克隆猪时是两批3胎共24头,平均单胎产仔8头,提升了60%以上。
此外,研究团队第一批全自动化操作的克隆猪已用于育种生产,13头健康克隆猪有9头留种,留种率69%,与普通种猪留种率35%相比将近翻番。
中国养猪业需求极大,AI克隆猪技术不愁卖相
中国全国猪只总数常年保持在4亿以上,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在30-35公斤,已经接近欧盟水平。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为5404万吨,2019年为4255万吨,2020年为4113万吨。
而世界第一的猪肉产量还是无法满足世界第一的猪肉总消费量,每年中国都要进口数百万吨猪肉。
加上2018-2019年非洲猪瘟自俄国传入中国,中国的健康猪只总数因防疫灭杀剧降。这给养殖业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冲击,也激增了猪肉进口的压力。
即使在新冠肆虐的2021年,中国仍然进口了331万公吨的猪肉。
而中国家猪养殖业的种猪,仰赖于国外进口。在新冠初起、物流紊乱的2020年,中国全年还进口了种猪约3万头。
因为中国进口曾祖辈的原种猪受到原产国限制,只能进口退化快的祖父辈原种猪,通常经3年左右繁殖即退化,所以原种猪的商业流程是「进口、退化、再进口、再退化」的循环。
按2021年中国农业部的官方说法,中国养猪业的核心育种群的产仔数、饲料转化率等关键指标与种猪出口国家还有10%-30%的差距。
所以任何能让中国种猪大规模持续繁育的技术,都将有广阔的利润空间。要是火热的AI快钱抢占此先机,或许能创造下一个风口。
参考资料:
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22/05/31/030051550.shtml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180067/chinese-scientists-produce-worlds-first-pigs-cloned-entir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