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李彦宏看百度的2022

李彦宏看百度的2022

作者头像
春哥大魔王
发布2023-03-22 18:14:57
1540
发布2023-03-22 18:14:57
举报
岁末年初,不仅我们自己可以对过去的一年做总结复盘,也可以看看行业大佬是怎么看待 2022 年自己这家公司的,了解下老板视角究竟在看什么、对什么更为关注。

2022年12月末李彦宏在百度内部面向全体员工进行了一场直播,谈到了百度2022年的一些问题。

相对于马化腾的犀利,李彦宏言辞缓和许多,但也指出了不少公司内部在管理、业务上的问题。

2022 年“降本增效”是互联网公司的主旋律,表面上看是财务问题,实际上和公司战略的执行效率息息相关。

李彦宏认为很多人对于商业的本质的理解不深,大家会觉得亏钱是理所当然的,不会去想这个业务什么时候能赚钱,还是永远不可能赚钱。

很多人对于赚钱的定义仅仅围绕于收入,很多人的OKR往往只写了收入的目标,而不注重质量。

不能只看收入,要看利润,更要看投入产出比,要保持财务指标的健康性。

比收入更有质量的判断是毛利、运营利润、现金流等标准。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收入到底是什么意思,收入要减去买量之后的成本才是毛利,这才是这个业务收入的本质。

对于大公司层级不够扁平、汇报线过长导致的理念变形问题,李彦宏也进行了反思。

大公司有5、6个层级,传到基层、一线员工的时候,员工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干这个事,或者他虽然理解了,但不觉得这东西和他有什么关系,就是越往下越在做短期的事情。

比如一些业务设置OKR的时候,最长的维度就是年度,年度OKR里写收入的增长目标是多少。可是这个收入怎么来的,质量怎么样?不要说普通员工,即使很高级别的管理者思考的也不多。

他鼓励员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事除了满足OKR之外,应该跳出这个范围,看看设置的目标对业务的长期成长、长期健康有没有帮助。尤其是你想要往更高级别走的时候,你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现在用OKR,但一分解下去,大家就只看那些数,不管是O里面的数,还是KR里面的数,甚至不管O是什么,如果O里面没数,就不看O,只看KR,只去完成一个数。应该跳出这些数,去看一看拿到这个数,对于业务长期的成长、长期的健康到底有没有用,是正面的作用还是负面的作用。

大家做事都有惯性思维,想把惯性改回来不容易。李彦宏说:“在会议室里,不知道对同一批人说过了多少遍,明年我不看收入,就看毛利。但下次开会,他们又照样跟我说收入是这样,别人收入是那样。每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要再讲一遍,当对同一批人可能讲了5、6遍后,这种惯性才能改过来。他们道理都懂,实际做的时候,就习惯了之前这么做,现在也这么做。所以需要花很多时间、花很大力气对齐,讲一遍是不够的,但总比不讲要强。”

端到端和平台化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

比如汽车产业,早期的福特就是端到端的,什么零件都做,只不过它是用流水线把效率提升了。

后来颠覆福特的是一种横向的、精细化的分工。丰田说很多东西我不做,我都依靠供应商,供应商去做汽车配件的话,会比我自己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最终依靠这个颠覆了福特。

在IT领域,苹果是明显做端到端的,什么都做。所以它做出来的手机是高端的、体验最好的。而安卓的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理念是手机做不出来或者卖不出去不关我事,我照样会变成一个非常成功的平台。

所以端到端强调垂直整合,平台更相信横向分工。

一定要搞清楚,做到了最够的规模,端到端才是效率最高的。如果这个业务规模很小,其实不一定要做端到端,效率不一定是最高的。

所以在考虑端到端之前,一定要想我能不能先把规模做到足够大。在规模足够大之后,把芯片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串联起来,有意的为这个东西做优化,最终达成效率的提升。

规模上算,就是如果可以为每个客户节省50w,但研发需要投入5000w,就意味着如果客户数少于100个就不划算了,那还不如不做这种端到端。

关于创新,李彦宏总结了四种类型的创新。

第一种是从左到右的创新,从科学、基础理论开始推演,一步步变成技术,技术变成产品,产品推向市场。

第二种是从右向左的创新,产生了一个需求,再往回推,看能不能做一个demo、做一个产品,产品再往回推,看看能不能实现这样的技术,技术再往回推,看看技术背后的理论是什么,能不能实现这样的事情。

第三种是制造革新,就是你生产的产品不断扩大制造规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产生出一些创新。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在这种创新上是有优势的,比如生产芯片,台积电之前觉得是个代工,现在发现门槛很高,这种创新就是生产制造带出来的创新。

第四种创新是机构式创新,整个机构就像一个创新机器,它的目的或者说作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去生产各种各样的创新。

比如AIGC希望百度在搜索上可以最先跑出商业化来。

对于2023年,李彦宏认为干事儿的时机已经到来。他说:“我们民族就是这样的特点,只要有机会,就会充分的抓住这个机会去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虽然2022年大家一直在说情况不乐观、宏观环境不好、希望大家过苦日子。但不乐观也好、有挑战也好,都不表明没有机会。

2022年末的一系列政策,体现出了抓经济的信号,宏观环境上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干事儿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要抢机会、讲创新。

百度没有视频号这样的明星产品,这是百度和腾讯过去一年相比的差距,需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李彦宏希望2023年,百度可以跑出来一个自己认为做得好、有创新的业务。

这是一种谨慎理性乐观主义者的做法,设目标就是这样,有机会,但是不容易。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3-01-0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春哥talk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云直播
云直播(Cloud Streaming Services,CSS)为您提供极速、稳定、专业的云端直播处理服务,根据业务的不同直播场景需求,云直播提供了标准直播、快直播、云导播台三种服务,分别针对大规模实时观看、超低延时直播、便捷云端导播的场景,配合腾讯云视立方·直播 SDK,为您提供一站式的音视频直播解决方案。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