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00519.SH,以下简称“贵州茅台”)发布了一季度财报,营业收入387.5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9%。
按90天来算的话,2023年第一季度贵州茅台每天就赚2.31亿元。
贵州茅台坚定走高端路线
贵州茅台对“国酒”一词向来十分看重。早在2001年,贵州茅台就在申请“国酒茅台”的商标,但没有成功过。几次申请都被商标局以“国酒一词带有国内最好的酒的含义”不予注册。在《商标法》里,用“国酒”命名也是不妥当的,商标具有唯一性、地域性、独占性,用“国酒”显然对其他酒是不公平的。
但一直坚持到2019年,贵州茅台才放弃申请。不过“贵州茅台是国酒”仿佛已经悄然进入消费者的认知里,成为大家的“共识”。
其实,在2013年之前,白酒业真正的龙头是五粮液。可惜,五粮液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当贵州茅台在高端路线上不断发力的时候,五粮液却在花大力扩张高、中、低市场,不断扩充产能,最终导致产能过剩。为了消耗掉这部分产能,五粮液开始了“贴牌”生意,一时间,五粮春、金六福、浏阳河等子品牌纷纷进入市场。
这些子品牌的增多虽然为五粮液带来新的收入渠道,但同时也稀释了五粮液本身的品牌价值。与此同时,贵州茅台坚定不移地在铺设高端化品牌战略。可以说,五粮液的失误为贵州茅台坐稳白酒龙头的位置白白贡献了一次机会。
茅台冰淇淋——跨界初尝试
如今,贵州茅台也尝试从新赛道上展开自己的增长故事。自2022年5月,年轻掌门人丁雄军上任,他便抗下了实现贵州茅台稳定增长的重任。丁雄军瞄准年轻的消费者群体,开始布局跨界合作。丁雄军一上任,贵州茅台便联合蒙牛出品了三款茅台冰淇淋。
从包装设计上来看,贵州茅台依然延续白酒的路线,走高颜值、高逼格、高价格路线。
茅台冰淇淋外观看起来像一瓶mini的茅台,一瓶的价格66元。
在贵州茅台高逼格的光环之下,价格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不少网友们还是抱着好奇的心态去尝试了。
有网友评价说茅台冰淇淋是中国的哈根达斯;
也有网友评价说茅台冰淇淋很好吃,有酒的酱香在里面,不喝白酒的也能接受。
这么来看的话,贵州茅台的这次跨界联名合作算是比较成功的“火出圈”案例,算是丁雄军带领贵州茅台打入年轻消费群体中的一次成功的初尝试。
且看茅台冰淇淋商标布局
那么,茅台冰淇淋的商标布局情况如何?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州茅台共申请注册了2019件商标,包括“茅台”、“茅台冰淇淋MOUTAI ICE CREAM”、“贵州茅台”、“茅台MOU TAI”、“茅小凌”等商标。在推出茅台冰淇淋之前,贵州茅台也提前申请了“MOUTAI ICE CREAM 茅台冰淇淋”商标,国际分类为第30类。
此外,作为贵州茅台高管丁雄军的名字也已经提交商标申请,做好了保护性注册,此举可以避免被一些个人或企业恶意抢注。
不过,茅台冰淇淋商标的注册也并非一帆风顺。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查询得知,“茅台冰淇淋 MOUTAI ICE CREAM”该商标于2022年4月提交申请,于2022年5月正式受理通知书发文。在2022年11月,“茅台冰淇淋MOUTAI ICE CREAM”的商标流程信息变更为“驳回通知发文”。
据相关人士透露,此次收到的是《商标部分驳回通知书》,而非《商标驳回通知书》。驳回原因:一是初步审定“茅台冰淇淋MOUTAI ICE CREAM”在第30类:“冰淇淋,含酒精冰激凌”上使用该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公告;二是驳回在第30类:“冻酸奶(冰冻甜点),含酒精的果汁刨冰,冰淇淋奶油蛋糕,冰淇淋用蛋筒,方便面,咖啡饮料,甜食,以谷物为主的零食小吃,酵母”上使用该商标的注册申请。此外,贵州茅台在30类别上已有单独的“茅台”注册商标。因此,公司生产、销售“茅台冰淇淋”产品,属于正常、合法使用,该商标受法律保护,不影响茅台冰淇淋的生产、销售和经营。
商标申请注册过程中,个别门类被驳回属于正常现象。贵州茅台申请注册应该主要是出于对商标的保护,这是大多数知名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保护策略。
商标是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我们依然建议企业坚持市场未动商标先行的原则,以免引来商标纠纷造成经济损失。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上腾讯云注册商标,全方位保护品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