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重点知识总结,超硬核复习好物,考前必看!!!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重点知识总结,超硬核复习好物,考前必看!!!

作者头像
用户11162265
发布2024-06-14 14:49:00
1350
发布2024-06-14 14:49:0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语言C语言

第一章 概述

计算机网络定义:

(1)若干节点(结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结点)的链路构成网络

(2)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3)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

网络的两个功能(特点):

连通性,共享(信息、软硬件)

三个概念:

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简称

互连网:通过 路由器 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因特网):TCP/IP

因特网发展三个阶段:

1969年 美国 阿帕网 因特网的前身

1983年 TCP/IP 因特网诞生

万维网和因特网的区别:

万维网是因特网上的一种服务(应用)


因特网(互联网)的组成(重点):

互联网 = 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 资源子网 + 通信子网

边缘部分(资源子网):是用户直接使用的

主机在边缘部分,作用是进行信息处理。

通信方式:客户端服务方式C/S

对等连接方式P2P

核心部分(通信子网):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性)

路由器在核心部分,其任务转发收到的分组,具有存储转发功能


电路交换

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线路的传输效率低。

工作方式:

1.建立连接(申请占用通信资源);

2.通话(数据传送)(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3.释放连接(释放通信资源)

使用场景:数据量大的实时性传输

分组交换

没有连接建立的过程,随用随申请。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

报文(要发送的整块数据)分为若干分组

分组(包)= 首部(包头)+ 数据段

优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问题:

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排队,这造成一定的时延;

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造成一定的开销

报文交换 :

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报文附加首部

报文一般比分组长的多;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

传送大量数据,并且传送时间远大于连接时间,电路交换的传送速率更快。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在传送突发数据时,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更高

一个分组长度远小于一个报文长度,分组交换的时延比报文交换的更小,灵活性更好。

报文98000B,分组大小1000B,首部大小20B,分组的个数?

100个!!!

数据段 = 分组大小-首部大小=1000 - 20 = 980

分组个数:报文/数据段=98000 / 980 = 100个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网络作用范围:

广域网WAN(远程网)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例,校园网、企业网) 个人区域网PAN(无限个人区域网)

按网络的使用者分: 公用网(公众网) 专用网(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

拓扑结构……

工作方式……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1.速率:

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

单位:bit/s(比特每秒)或b/s, bps

k = 10^3, M = 10^6, G = 10^9

注:在计算机存储方面,k=2^10=1024, M=2^20, G = 2^30

2.带宽:

含义1: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 ,在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与速率相同

含义2:指信号的频带宽度

单位:赫Hz、千赫kHz、兆赫

3.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4.时延(延迟或迟延):

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向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总时延=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时延 + 排队时延

(1)发送时延(或传输时延)

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

K 2^10,

M 2^20,

G 2^30

发生在机器内部的发送器中

(2) 传播时延

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m/s)

K 10^3,

M 10^6,

G 10^9

发生在机器外部的传输信道媒体上

(3)处理时延:

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后对其进行处理所用时间

(4)排队时延:

分组在网络传输中,进入路由器要排队等待处理;确定转发接口后要排队等待转发

一般来说,小时延的网络优于大时延的网络

*自己总结的一个解题公式:

t(分组交换的时延)= (分组数 x (分组大小/传输速率)) + 分组大小/传输速率x节点数 + 传播时延x 链路数 +······

=每个分组发送时延x(分组数+节点数)+传播时延x链路数+……

5.时延带宽积(又称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6.往返时间RTT

从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A向B发送完数据,假定A只有在收到B的信息后 才能继续向B发送数据,这就要等待一个往返时间RTT。

公式:A向B发送数据的 有效数据率 = 数据长度 / (发送时间+RTT)

7.利用率

包括 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 /(有 + 无······)

信道利用率或网络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三个要素:

语法、语义、同步(时序)


分层的好处:

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2.灵活性好

3.结构上可分割

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三种层次模型:7层(OSI)、4(TCP/IP)、5(五层协议体系结构)

五层模型及各功能(任务)、协议、各层设备、各层对应的数据单元:

无论在哪一层传送的数据单元,都可以笼统地用”分组“表示

(1)应用层

功能: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协议:域名系统DNS,支持万维网应用的HTTP协议,支持电子邮件的SMTP协议

数据单元:称为 报文

(2)运输层

功能: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主要协议:

1、传输控制协议TCP

数据传输单位:报文段

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数据传输单位:用户数据报

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

(3)网络层(国际层 或 IP层)

功能: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协议: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又叫 IP数据报 或简称 数据报

(4)数据链路层(简称 链路层)

功能: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时,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链路上传送帧。 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5)物理层

功能: 协调在物理媒体中传送比特流所需要的各种功能

所传数据单位: 比特

OSI参考模型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本次计算机网络内容就到这里咯!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4-06-0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计算机网络定义:
  • 网络的两个功能(特点):
  • 三个概念:
  • 因特网发展三个阶段:
  • 万维网和因特网的区别:
  • 因特网(互联网)的组成(重点):
  • 电路交换 :
  • 分组交换:
  • 报文交换 :
  •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1.速率:
      • 2.带宽:
        • 3.吞吐量:
          • 4.时延(延迟或迟延):
            • (1)发送时延(或传输时延)
            • (2) 传播时延
            • (3)处理时延:
            • (4)排队时延:
          • 5.时延带宽积(又称 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
            • 6.往返时间RTT
              • 7.利用率
              • 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 网络协议三个要素:
                • 分层的好处:
                • 五层模型及各功能(任务)、协议、各层设备、各层对应的数据单元:
                  • (1)应用层
                    • (2)运输层
                      • 1、传输控制协议TCP
                      • 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 (3)网络层(国际层 或 IP层)
                      • (4)数据链路层(简称 链路层)
                        • (5)物理层
                        相关产品与服务
                        数据传输服务
                        腾讯云数据传输服务(Data Transfer Service,DTS)可帮助用户在业务不停服的前提下轻松完成数据库迁移上云,利用实时同步通道轻松构建高可用的数据库多活架构,通过数据订阅来满足商业数据挖掘、业务异步解耦等场景需求。同时,DTS 还提供私有化独立输出版本 DTS-DBbridge,支持异构数据库和同构数据库之间迁移和同步,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完整数据库迁移(如 Oracle)。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