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月聊IT,今天对TOGAF10版本进行一些解读。
企业架构TOGAF10版本综述
TOGAF 10是The Open Group在2022年发布的最新企业架构框架版本,它引入了重大的革新,特别是模块化结构的采用。这一版本将核心内容重组为六个独立的文档,包括导言和核心概念、架构开发方法(ADM)等,形成了“TOGAF基本内容”。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架构师能够更灵活地选择和应用适合其组织风格和需求的模块。
同时,TOGAF 10将更多动态内容迁移至系列指南与TOGAF库中,构建了一个层次分明、灵活应变的“洋葱式”架构体系,使得架构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适合的模块,减少不必要的架构冗余。
TOGAF 10在内容上进行了广泛的扩展和更新,以适应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和趋势。新版本加强了对敏捷方法的支持,以帮助企业更灵活地应对变化,并与敏捷和DevOps实践更好地结合。它也增加了对云服务集成和管理的指导,以利用云计算的普及。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得到了增强,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在架构中整合数字技术的指南。
此外,TOGAF 10扩展了对大数据架构和数据分析的考虑,加强了企业架构中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指导,并在企业架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了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用户体验(UX)在企业架构中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强调,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业务成果。这些新增和扩展的主题体现了TOGAF 10对当前技术趋势和业务需求的响应,使其成为一个更加全面和适应性强的企业架构框架。
企业架构TOGAF10版本关键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TOGAF 10版本是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这个版本更加适应和匹配当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不仅体现了商业模式和业务战略驱动,还增加了许多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如SOA参考架构、微服务、敏捷化、数据治理等。这些内容都体现在TOGAF 10企业架构最新版本中。由于TOGAF 10框架和内容庞大,今天的文章将重点挑选一些关键变化点进行简单总结和说明。
1. TOGAF 10将企业战略规划设计的部分内容引入了企业架构规划
对于原来的企业架构规划,战略规划设计往往仅是企业架构规划的输入。但在新版本中,企业战略,尤其是业务战略,被引入到企业架构规划设计里。
除了BLM业务领先模型外,它还引入了商业模式。其中专门有一个子文档讲解商业模式。我原来看这个标题时,一直以为它是讲业务模型,实际上这个文档是讲商业模式的。因此,从企业战略到业务目标,一定要基于商业模式画布规划企业的商业模式,通过商业模式设计找到核心业务价值流。
2.SOA面向服务架构思想贯穿整个企业架构规划和设计
我曾发布过许多文章讲解SOA参考架构。包括从单体架构转向微服务后,许多人认为SOA面向服务架构过时了。但SOA服务化架构更多是一种架构思想,其中体现的是横向分层解耦、粗粒度、松耦合、灵活敏捷可变化。
这些思想在整个企业架构设计中非常重要。因此,新的TOGAF 10版本再次将SOA提到了重要位置。虽然在4A架构中没有单独的服务架构,但服务架构规划和设计贯穿整个架构规划。例如,在业务架构规划设计时,需要定义和识别业务服务;在数据架构规划时,需要定义和识别数据服务;在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规划时,需要识别技术服务。这些内容都会与服务化架构进行较大的融合和集成,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3. 对4A架构规划的优化和改进
首先,在业务架构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业务能力这一关键点。业务能力是连接企业业务战略和IT应用建设规划落地的关键点。书中专门讲解了业务能力,包括参与人、流程、信息和数据以及使用的资源,这些都是支撑业务能力实现的关键。
因此,在商业模式规划设计完毕后,我们需要梳理核心价值流,通过价值流进行业务能力的分解,并回答核心业务能力如何支撑核心业务价值流的实现。新版书中也会专门讨论价值流与价值链分析的差异,以及价值流与精益生产中的价值流分析的差异。通过价值流拆解,我们才能识别核心业务能力,这是业务架构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点。
对于数据架构,我个人认为最核心的是引入了元数据模型和主数据规划设计。虽然我们原来在数据架构建模时也会涉及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但没有将其单独提出并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包括在数据架构中引入了更多的数据治理管控概念。
同时,在数据架构中引入了两个更重要的图:一个叫数据信息地图,主要用于分析识别出的关键数据对象之间的集成和映射关系;另一个图是底层数据对象与上层业务能力之间的关系映射图。这也是新数据架构中专门增加的内容,是我在讲企业架构规划设计和业务数据CRUD矩阵分析之外,进一步引入的一些集成协同的关系图。
因此,在阅读新版本的架构规范文档时,你随时都可以看到“Mapping”(映射)这个词。Mapping意味着匹配和映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匹配和映射形成高度协同和集成的关系,这是企业架构能否融为一体的关键点。
对于4A架构的集成关系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企业架构规划设计-4A架构之间的关系和集成
再次,对于应用架构,进一步引入了微服务、组件化和领域建模的思想。书中也有专门的子文档进行详细说明。技术架构的改进不大,但实际技术架构也需要演进。传统技术架构规划更偏于IaaS基础设施和部署架构的规划,但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技术架构已从IaaS层面上升到PaaS层面,更强调有一个公共的技术平台。
因此,技术平台究竟放在应用架构规划还是技术架构规划中并不是重点,但大家一定要注意需要有一个公共的技术平台层,通过技术平台沉淀核心的可共享技术能力,实现平台加应用的IT构建思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4. 架构管控治理和敏捷过程支撑
对于架构管控治理体系,引入了CMMI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想。CMMI不仅适合软件过程开发,也适合ADM架构开发过程,会详细定义架构开发的成熟度,如初始级、重复级、可定义级、可量化级。书中对这部分内容有相当多的描述和定义。
当然,在ADM架构开发方法论中,进一步引入了敏捷架构和敏捷开发的思想。我一直强调,敏捷开发方法论不仅适合软件开发,也适合企业架构的架构规划和设计开发。
在企业架构规划的敏捷开发中,核心是如何进行短周期迭代,如何划分独立的sprint冲刺点。书中没有专门提到的一个点,我想特别提出的是,整个企业架构的敏捷化开发,一定是可以基于核心业务目标和应用场景进行垂直切分的。当关键业务场景和目标确定后,往往涉及到的业务、数据、应用、技术四个架构都会进行增量的迭代和补充,以支撑关键业务目标。
在做敏捷架构开发时,一定要注意,敏捷的思路不是一定要把业务架构开发完了再开发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敏捷的思路一定是针对一个垂直场景业务目标,实际会涉及到四个架构的同时开发和联动,以达成一个完整的架构内容包的输出。
好了,今天关于TOGAF 10新版本带来的一些新变化,就跟大家简单分享到这里。如果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也可以参考阅读TOGAF 10的电子文档或纸质书籍。
对于围绕企业架构知识体系框架展开,可以参考我前面发布过的一篇文章的详细说明,具体地址:以企业架构为核心驱动的知识体系构建-业务+技术+管理的融合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