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Nordic PPK2 低功耗分析仪后处理教程(Python版)

Nordic PPK2 低功耗分析仪后处理教程(Python版)

作者头像
云深无际
发布2025-06-29 09:06:20
发布2025-06-29 09:06:20
174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云深之无迹云深之无迹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Nordic半导体

Nordic 是超低功耗无线连接技术供应商,旨在为物联网设备赋能,实现万物互连。Nordic 提供的无线连接解决方案包含硬件、软件和开发工具,它们不仅具备卓越的性能,且易于使用,为开发人员带去了完整、流畅的开发体验。

23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大家主要看视频吧!

云深之无际

下面主要是加一点算法解释:

PPK2非常好用
PPK2非常好用

PPK2非常好用

Nordic Power Profiler App  两种工作模式 分别是:

Source Meter Mode(源表模式)

Ampere Meter Mode(电流表模式)

下面我详细对比这两个模式的区别和如何接线:

Source Meter 模式:PPK2 主动供电 + 测电流

PPK2 提供电压(通过 VOUT 输出)给 DUT。

同时测量 DUT 实际消耗的电流。

类似“电子电源 + 电流表”组合。

PPK2 引脚

连接目标

VOUT

接 DUT 的供电引脚(比如 VCC、VDD)

GND

接 DUT 的地

VIN

不用连接(仅 Ampere 模式用)

若 DUT 电流消耗可能超过 400 mA,要额外连接 USB POWER ONLY 接口;可以在 Power Profiler App 中设置输出电压(通常为 1.8V~5.0V)。

Ampere Meter 模式:DUT 外部供电 + PPK2 串测电流

DUT 自己通过 USB 或其他电源供电。

PPK2 不供电,只负责测电流;类似“电流表串入 VCC 路”。

PPK2 引脚

连接目标

VOUT

接 DUT 电源引脚(VCC/VDD)

VIN

接 DUT 电源轨来源(外部电源输出,或 DUT 的 USB 供电路径) (即电源 → VIN → VOUT → DUT)

GND

接 DUT 的地

PPK2 会将 VIN → VOUT 间的电流测量出来;必须确保 DUT 的电源流经 PPK2!

模式选择总结对比表:

特性

Source Meter 模式

Ampere Meter 模式

DUT 电源来源

PPK2 提供(VOUT)

外部电源提供

是否连接 VIN

不需要

必须连接,作为电源入口

最大输出电流

约 1A(>400 mA 要加 USB)

最高也建议不超过 1A

用途

控制 DUT 电压并测电流

不干扰 DUT,仅测其电流

推荐场景

实验控制方便的测试场景

精确低功耗测量、USB供电测试

内部的框图
内部的框图

内部的框图

使用的电池
使用的电池

使用的电池

只带的分析功能很弱
只带的分析功能很弱

只带的分析功能很弱

后处理计算一致
后处理计算一致

后处理计算一致

GGplot的风格
GGplot的风格

GGplot的风格

这个也是一个风格
这个也是一个风格

这个也是一个风格

另外一个
另外一个

另外一个

分段积分
分段积分

分段积分

按照 每 1 秒 为间隔,对电流进行积分(估算能耗),并将每秒能耗(单位:mJ)以柱状图可视化

横轴:每个时间段(如 0–1s, 1–2s, ...)

纵轴:该时间段的能量(单位:mJ)

柱状图展示逐秒能量消耗趋势

加入整体平均能耗水平线
加入整体平均能耗水平线

加入整体平均能耗水平线

元素

含义说明

绿色柱子

每秒能耗(mJ)

红色虚线

整体平均能耗水平线

图例

自动标出平均值数值

分段统计分析(周期行为识别)

利用电流变化模式识别设备周期性行为,如:

BLE 广播周期

睡眠/唤醒节奏

传感器读取周期

方法:找波峰波谷;电流突变的起止点(高阶导数、滑窗判断)。

功耗分布分析(直方图/密度)

用于观察当前消耗集中在哪些区间,例如:

95% 的时间 < 20 μA → 表明休眠表现良好

5% 的时间 > 5 mA → 表明发射功率大

工具: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sns.histplot(df["current_uA"], bins=100, kde=True)
多样分析
多样分析

多样分析

周期行为识别(基于波峰间隔)

检测到了多个电流波峰点(可能代表 BLE 广播或活动周期,这里数据不好,看不出来)。

相邻波峰的时间间隔约为:1 ms(即周期约 1000 Hz)

功耗分布分析

已绘制 电流直方图 + KDE 密度曲线

展示电流值在整个采样期间的概率分布

图中红线为平均电流水平

如果看到单峰/双峰结构,可能代表设备存在明显的睡眠/活跃状态切换

上面的算法在我的数据上面不好用,我fake一下:

电流直方图 + KDE 密度曲线,拟合的数据
电流直方图 + KDE 密度曲线,拟合的数据

电流直方图 + KDE 密度曲线,拟合的数据

功耗分布分析
功耗分布分析

功耗分布分析

图表:直方图 + KDE(概率密度曲线)

平均电流:图中红线表示全局平均电流

可判断系统主要功耗集中在哪个区间(例如是否以 Sleep 区间为主)

周期行为
周期行为

周期行为

抖动(Jitter)分析
抖动(Jitter)分析

抖动(Jitter)分析

检测到多个功耗波峰(可能对应 BLE 广播、传感事件等)

平均周期:约 12.6 ms

周期抖动(标准差):0.5~1ms 量级,表示周期性事件相对稳定但有轻微波动

状态分类与可视化
状态分类与可视化

状态分类与可视化

基于设定电流阈值(如 1000 μA)分为:

Sleep(绿色)

Active(红色)

图表中颜色清晰区分状态切换行为

状态

持续时间(s)

能耗(mJ)

时间占比(%)

能耗占比(%)

Active

0.08 s

0.28 mJ

7.64 %

17.08 %

Sleep

0.92 s

1.37 mJ

92.36 %

82.92 %

表明系统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功耗状态,且能耗贡献主要也来自 Sleep 状态

完事,可玩性极高!

比如ADC的运行功耗也可以计算,电池的容量都可以~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6-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云深之无迹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Source Meter 模式:PPK2 主动供电 + 测电流
  • Ampere Meter 模式:DUT 外部供电 + PPK2 串测电流
  • 模式选择总结对比表:
  • 分段统计分析(周期行为识别)
  • 功耗分布分析(直方图/密度)
    • 周期行为识别(基于波峰间隔)
    • 功耗分布分析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