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理解 Agent2Agent(A2A)、Agent to Agent和链式函数调用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 Agent2Agent(A2A)、Agent to Agent和链式函数调用的区别与联系

作者头像
未名编程
发布2025-07-10 15:26:00
发布2025-07-10 15:26:00
38600
代码可运行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PythonPython
运行总次数:0
代码可运行

在构建 AI 智能体系统或多模块任务执行架构时,我们常会遇到三个关键术语:

  • Agent to Agent
  • 链式函数调用
  • Agent2Agent (A2A)

它们看似类似,甚至常被混用,但实际上分别属于不同的抽象层次,有着明确的角色分工与演进路径。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三者的定义、联系与差异,并通过形象类比、架构图、代码示例等方式,一次性帮你理解清楚,助你构建高效、可扩展的 Agent 系统架构。


🧭 一、先讲结论:三者关系一图流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  链式函数调用  │    ← 执行机制
    └─────┬──────┘
          ↓
    ┌───────────────┐
    │ Agent to Agent│    ← 通信范式(概念)
    └─────┬─────────┘
          ↓
    ┌─────────────────┐
    │ Agent2Agent (A2A)│ ← 架构范式(设计)
    └─────────────────┘

这意味着:

  • 链式函数调用是编程行为
  • Agent to Agent是通信语义
  • Agent2Agent (A2A) 是系统设计理念,是上面两个概念的进化和结合

🧩 二、定义与对比

概念

所属层次

核心含义

应用场景

链式函数调用

编程执行层

函数线性嵌套或串联执行

数据预处理、流水线式任务

Agent to Agent

通信语义层

两个 Agent 间的信息传递行为

多智能体协同、机器人通信

Agent2Agent (A2A)

系统架构层

一个 Agent 主动调用其他 Agent 协作解决问题

LLM Agent 编排、AutoGen、Qwen-Agent


🧠 三、类比理解:函数 vs 人 vs 智能体

类比对象

说明

链式函数调用

像开发者写死流程:a().b().c()

Agent to Agent

像两个人对话、互发信息,协作完成任务

Agent2Agent

像一个“项目经理型 AI”会调度多个“专家型 AI”组成动态团队,解决复杂任务

🧠 类比一句话总结

链式函数调用像拼装生产线,Agent to Agent像员工交流,而Agent2Agent像一个能自动组建和管理团队的智能系统。


🔄 四、关系详解:行为 + 通信 + 结构的整合演进

对比维度

链式函数调用

Agent to Agent

Agent2Agent

执行方式

固定、同步

异步/同步都可

支持嵌套、动态控制

控制权

调用者主导

不定或协同

发起者主导、可决策下一步

适合粒度

小函数、算法步骤

通用协作通信

子任务协作、模块调度

扩展能力

弱,流程固定

一定强,但不结构化

强,组件解耦、任务链灵活

示例系统

函数嵌套、Pipeline

MAS系统、机器人通信

Qwen-Agent、LangGraph、AutoGen


💻 五、代码演示:用三种方式完成同一任务

🎯 目标:获取数据 → 清洗 → 建模
✅ 1. 链式函数调用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def fetch_data():
    return "raw data"

def clean(data):
    return data.strip()

def train(clean_data):
    return f"model({clean_data})"

result = train(clean(fetch_data()))
✅ 2. Agent to Agent(通信范式)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 每个 Agent 通过消息交互完成任务
agent_A.send("get data")
agent_B.receive("get data").send("cleaned")
agent_C.receive("cleaned").send("trained model")
✅ 3. Agent2Agent (A2A 调用链)
代码语言:javascript
代码运行次数:0
运行
复制
class PlannerAgent:
    def run(self, task):
        data = fetch_agent.run("get data")
        clean_data = clean_agent.run(data)
        model = train_agent.run(clean_data)
        return model

result = PlannerAgent().run("train a model")

✅ 你会发现:A2A 看似像函数调用,但更灵活、更智能、更可插拔。


🚀 六、为什么 A2A 更适合现代 AI 系统?

  1. 模块解耦:每个 Agent 单一职责,便于扩展和测试
  2. 任务可调度:Planner 可根据上下文动态决定调用顺序
  3. 可插拔能力链:新增 Agent 插入链路无需重写全流程
  4. 自然衔接 LLM 能力:每个 Agent 可搭配不同的 LLM Prompt / Tool

📦 案例参考:

  • LangGraph 中的 chain.run(task)
  • AutoGen 中的 AssistantAgentCoderAgent 协作
  • Qwen-Agent 中的 planner_agent.plan() → 调用搜索、总结、编码 agent

🔚 七、总结一句话

链式函数调用解决“流程”,Agent to Agent定义“协作”,而Agent2Agent打造“系统”——它是 Agent 世界中的架构范式之王。


📎 附录:推荐学习资源

资源名称

类型

链接

Qwen-Agent 文档

官方文档

https://github.com/QwenLM/Qwen-Agent

AutoGen 框架

多 Agent 协作

https://microsoft.github.io/autogen/

LangGraph 架构

LLM 多步骤工作流

https://www.langgraph.dev/

OpenAI GPT Agents 指南

实践文档

https://platform.openai.com/docs/assistants


✍️ 结语

如果你正在设计多模块 LLM 应用、企业自动化系统、AI DevOps 方案,那么理解并掌握 Agent2Agent 架构将是你的系统可扩展性、智能性与效率的关键基础。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原始发表:2025-06-25,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作者个人站点/博客 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 一、先讲结论:三者关系一图流
  • 🧩 二、定义与对比
  • 🧠 三、类比理解:函数 vs 人 vs 智能体
  • 🔄 四、关系详解:行为 + 通信 + 结构的整合演进
  • 💻 五、代码演示:用三种方式完成同一任务
    • 🎯 目标:获取数据 → 清洗 → 建模
      • ✅ 1. 链式函数调用
      • ✅ 2. Agent to Agent(通信范式)
      • ✅ 3. Agent2Agent (A2A 调用链)
  • 🚀 六、为什么 A2A 更适合现代 AI 系统?
  • 🔚 七、总结一句话
  • 📎 附录:推荐学习资源
  • ✍️ 结语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