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高速公路准全天候通行管理控制的底层逻辑探讨,能否能实现全天候通行?

高速公路准全天候通行管理控制的底层逻辑探讨,能否能实现全天候通行?

作者头像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
发布2025-10-10 10:45:21
发布2025-10-10 10:45:21
450
举报

点击上方“高速公路那点事儿”,再点击右上角的“···”,选择设为星标,文章自动推送

秋天来了,雾天等恶劣天气的管控又开始了。

高速公路准全天候通行管理控制一直是一个研究课题,从公开资料来看,部分高速有比较好的控制效果,实际来说还是受限于高速交警的管控指令。

本文是对目前准全天候通行管理控制的逻辑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信息采集

1.1气象信息采集

技术手段:高速公路多要素气象站(含能见度传感器和路面结冰传感器)等,实时采集气象信息;国家/省市气象局气象信息。

功能:取得高速公路每个路段实时气象信息。 指标:每个路段能见度,降雨量预测值,冰雪下的路面结冰状态。

具体路段取决于能见度传感器和路面结冰传感器设置的密度。

1.2交通流信息采集

技术手段:摄像机、广域雷达系统、收费软件通道。

功能:取得高速公路每个路段、收费广场、出入口匝道、关键点(如立交桥、桥梁、隧道、服务区等)实时通过车辆数。

指标:直接取得各路段车辆速度、匝道、收费广场和服务区等的车辆数等,间接取得各路段流量、密度等,以及宏观的交通流统计指标。

具体路段取决于广域雷达、摄像机设置的密度,同时上述指标的实现需要有相关计算软件配套,视频信息的处理需相关视频信息处理软件。

非不良(非恶劣)天气下交通管控

2.1高速公路智能感知预判

技术手段:一条路或高速公路网络、或一个子系统采用交通流宏观基本图(MFD)方法;一个路段采用已有高速公路单点拥堵识别方法,用速度、密度或者混沌作为识别标准;事件中的事故采用识别智能识别方法,事件中的道路维护需要占用车道及其位置按照道路维护实施计划,不需要再识别。

预测部分对单一路段或一个截面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智能预测方法;一条高速或者高速公路网络采用交通流中观或宏观模型,拟采用智能预测模型对大面积拥堵(特别是节假日)时的预测使用,包括收费广场排队、服务区、主线等。

功能:对高速公路每个路段、网络、收费广场排队、服务区的拥堵予以识别;对每个路段、网络的交通流参数(流量、密度、速度),对收费广场排队、服务区排队预测和预判。

指标:每个路段、网络的拥堵状态(拥堵指数和判别是否拥堵),收费广场排队长度、服务区拥堵状态。

2.2 单路段拥堵管理控制(含事件和一般拥堵)

技术手段:拟采用匝道主线融合协调控制方法,如基于复杂网络同步的融合协调控制。

功能:取得拥堵点上游收费站口流量需限制的具体数量(最少数量),及主线最大限速值和收费站口放车数量(最少数量)。

指标:拥堵点上游收费站口流量需限制的具体数量,及主线最大限速值和和收费站口放车量。

2.3多拥堵点管理控制

技术手段:拟采用复杂网络Newman方法确定各个控制子系统,每个控制子系统分别采用(2)方法。

功能:取得划分后的各个控制子系统,及每个控制子系统收费站口需流量限制的数量,及主线最大限速值和和收费口放车数量(可能有很多子系统以及拥堵点上游不需要控制)。以最小的控制范围和最大程度的不限速,取得高速公路通行。 指标:划分后的各个控制子系统,及每个控制子系统收费站口需流量限制的数量,及主线最大限速值和收费站口放车数量。

不良(恶劣)天气下交通管控

3.1雾天管控

技术手段:依据道路几何线形等技术特点将高速公路划分为若干路段,建立各路段雾天交通流模型, 通过大数据样本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校对模型,并确定各路段“不同能见度下最大限速值和最大允许流量”的技术标准,在具体实施时对气象和交通流检测感知系统所采集的信息,确定各路段最大限速值和各入口匝道最佳放车量(若不宜放车就封闭)。使高速公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精细化融合管控措施,满足准全天候高速公路通行要求,提高其流量、减少不必要的匝道排队和旅行时间费用。

功能:提供高速公路“不同能见度下各路段最大限速值和各匝道是否放车、若放车的具体数量”。

指标:各路段“不同能见度下最大限速值和最大允许流量”的技术标准,及具体在线实施时的各匝道是否放车、若放车的具体数量。

3.2 雨天管控

技术手段:依据道路几何线形等技术特点将高速公路划分为若干路段,建立各路段雨天交通流模型(含降雨量与道路附着系数、附着系数与道路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通过大数据样本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校对模型,并确定各路段“不同降雨量和能见度下最大限速值”的技术标准,在具体实施时,依据气象预报信息(主要是降雨量)、能见度和交通流检测感知系统所采集的车流量信息,确定各路段最大限速值。

功能:提供高速公路“不同天气下各路段最大限速值”。

指标:不同雨天下各路段最大限速值。

3.3冰雪下管控

技术手段:依据道路几何线形等技术特点将高速公路划分为若干路段,建立各路段冰雪下交通流模型(含道路是否结冰,降雪量、温度与道路附着系数、附着系数与道路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通过大数据样本分析校对模型,通过大数据样本分析并参照国家标准、高速公路技术标准校对模型,确定各路段“不同冰雪下最大限速值和最大允许流量”的技术标准,在具体实施时依据气象预报信息(主要是降雪量)、能见度,确定各路段最大限速值和各入口匝道最大放车量(若不宜放车就封闭)。使高速公路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实施精细化管控措施,满足准全天候高速公路通行要求,提高其流量、减少不必要的匝道排队和旅行时间费用。

功能:提供高速公路“不同冰雪下各路段最大限速值和各匝道是否放车、若放车的具体数量”。

指标:各路段“不同冰雪下最大限速值和最大允许流量”的技术标准,及具体实施时各匝道是否放车、若放车的具体数量。

结语

准全天候通行通行管理控制盖气象感知、事件监测、大数据分析预警、路警联合作战、通行指挥、应急救援、公众信息发布、服务区监测、收费站路况监测、互通监测等功能。

实现对道路入口、主线、出口全线监测预警;实现路警联合作战,及时发现异常道路状况、及时指挥通行,及时恢复正常通行的目的;实现路况信息及时发布,为公众出行规划、在途行车提供信息支撑,提升道路通行保障水平。

<end>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高速公路那点事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信息采集
    • 1.1气象信息采集
    • 1.2交通流信息采集
  • 非不良(非恶劣)天气下交通管控
    • 2.1高速公路智能感知预判
    • 2.2 单路段拥堵管理控制(含事件和一般拥堵)
    • 2.3多拥堵点管理控制
  • 不良(恶劣)天气下交通管控
    • 3.1雾天管控
    • 3.2 雨天管控
    • 3.3冰雪下管控
  • 结语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