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448G/lane接口新突破:华为ECOC报告拆解FEC与可靠性核心技术,首次披露1.1m CPC铜缆的448G信道数据

448G/lane接口新突破:华为ECOC报告拆解FEC与可靠性核心技术,首次披露1.1m CPC铜缆的448G信道数据

作者头像
光芯
发布2025-10-13 11:30:03
发布2025-10-13 11:30:03
6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光芯前沿光芯前沿

在2025年欧洲光通信会议(ECOC)的Market Focus主论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线、以太技术首席专家何向,围绕“448G/Lane接口的前向纠错(FEC)与可靠性”展开技术分享,系统阐述了该速率级别下的技术趋势、调制争议、通道性能与设计优化方向,并首次展示了448G PAM4背板电互联(1.1m CPC)的信道数据,为行业迈向更高带宽的AI基础设施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在这个报告中,华为指出448G/lane 光接口/光互联 毫无疑问将继续采取PAM4调制,且各种类型光芯片光器件都已在ofc和ecoc展示可行性。争议聚焦在400G电接口。在此前公开的高速互联(无源,主要是连接器)数据展示中,大家对于电接口达到120GHz频点不乐观,部分电芯片和serdes ip厂商开始投入PAM6和PAM8。但这对光接口不友好,特别是各类型xPO。即使是DAC和铜缆,PAM6和PAM8也不一定是最佳选择。在报告中,华为团队披露了1.1m传输距离的CPC方案在不同调制格式下的对比,其中PAM4+KP4 FEC的方案在误码率表现上相比PAM6/8更优。

一、技术基石:华为数据通信的市场地位与产品布局

在探讨448G/Lane技术之前,华为的数据通信产品已构建起坚实的市场与产品基础。据2025年第一季度IDC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连续9年保持份额第一,全球市场(不含北美地区)按端口出货量排名第二;更被Gartner评为2025年《数据中心交换魔力象限》“领导者”,印证了其技术前瞻性与市场认可度。

产品层面,华为形成了“智能fabric+光模块”的完整解决方案:一方面,推出星河智能Fabric解决方案,支持多档位端口速率配置,包括64×800GE、128×400GE、64×400GE等,最高可实现640×400GE的超大带宽扩展;另一方面,StarryLink星联光模块家族覆盖全场景传输需求,按传输距离划分,Leaf端(<100m)适配VR/SR类型模块,Spine端(100m-2km)提供eSR/DR/FR、DR/FR/CWDM等选择,DCI端(2km-80km)则支持LR/ER/ZR、LR/ZR等型号,且模块型号丰富——400G-Q112系列达28款、400G-QDD系列16款、100G系列8款、800G系列6款,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带宽与距离需求。

二、行业趋势:从10GbE到800GbE,448G/Lane成关键跃迁节点

华为在分享中指出,全球光通信行业正处于“lane速率持续升级”的赛道上,从早期的10GbE、25GbE、40GbE,逐步演进至100GbE、200GbE、400GbE,当前正向着800GbE乃至更高速率迈进,而448G/Lane是衔接现有技术与未来高带宽需求的关键节点。这一速率级别将支撑总带宽实现从1.6TbE到3.2TbE、6.4TbE的突破,为AI大模型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互联等场景提供核心带宽保障,成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速度基石”。

三、核心争议:电调制与光调制的性能博弈

在448G/Lane技术落地过程中,“调制方式选择”成为行业争议焦点,华为从“电调制”与“光调制”两大维度,深入分析了不同方案的性能瓶颈与适用边界。

(一)电调制:损耗与SNR penalty的双重挑战

电调制的性能受介质损耗与信噪比代价(SNR penalty)共同影响,且随调制阶数提升,这一挑战愈发显著。当前行业主流的电调制方案从112G PAM4逐步向448G级别演进,衍生出448G PAM4、448G PAM6、448G PAM8三种方向,但不同方案的SNR代价差异明显:448G PAM6的SNR代价为-3.6dB,448G PAM8则进一步扩大至-6.1dB。尽管PAM6与PAM8在“dB/英寸”的损耗指标上可能低于PAM4,但SNR代价的加剧会直接压缩介质的整体损耗预算,导致电链路的传输能力受限——这意味着电调制方案虽以“损耗主导”为典型特征,但在448G级别下,SNR的影响已不可忽视。

(二)光调制:SNR主导下的链路闭合难题

与电调制不同,光调制方案的性能直接以“SNR主导”为核心特征,同样面临“调制阶数越高,SNR代价越大”的问题。华为通过链路预算分析发现,从100G到200G,光链路因波特率翻倍已出现-3dB的预算下降;而到400G级别,若采用PAM6调制,更高的SNR代价会使链路预算进一步缩减,最终导致“几乎无法实现链路闭合”。相比之下,400G PAM4调制的SNR代价更低,链路预算更充足,成为光调制方案在448G/Lane时代的更优选择。

四、设计关键:调制方式对光模块与芯片的连锁影响

调制方式的选择不仅决定传输性能,更直接影响光模块设计与芯片资源分配。华为指出,下一代200T级交换机的主机ASIC芯片将面临“芯片面积与功耗双重受限”的挑战,这使得ASIC几乎无法支持448G/Lane级别的多调制方案——即难以同时兼容PAM4、PAM6、PAM8三种调制方式。

在此背景下,支持PAM4 SerDes的host展现出显著优势:一方面,可将“非重定时光模块”的生命周期延长一代,无需频繁迭代模块硬件;另一方面,无需额外设计PAM6/PAM8到PAM4的时钟数据恢复(CDR)或gearbox组件,使得LPO、RTLR、CPO等光互联方案仍能适用。这种设计不仅能简化硬件架构,还可实现“成本降低、功耗减少、延迟缩短”的三重收益,成为448G/Lane时代“平衡性能与成本”的关键路径。

五、实证分析:华为1.1米CPC通道的448G传输性能

为验证448G/Lane技术的可行性,华为展示了1.1m传输距离的CPC(共封装铜连接)引导数据,详细披露了不同调制方式的传输性能数据。该CPC通道支持在112GHz带宽下,端到端(bump-to-bump)损耗为45dB,是典型的短距离高速互联场景。

从核心指标来看,PAM4、PAM6、PAM8的性能差异显著:在数据速率上,PAM4为448Gbps,PAM6与PAM8均为450Gbps;插入损耗方面,PAM4为45dB,PAM6降至35dB,PAM8进一步低至31dB;虽然PAM6/8损耗低,但在误码性能上,PAM4展现出绝对优势——带MLSE的误码率(BER)仅为1.13E-7,配合KP4 FEC后的CER(codeword error ratio)远低于1E-30;而PAM6的BER为6.19E-6,CER为8.67E-21;PAM8的BER则高达1.06E-4,CER为1.47E-4。

这一测试结果是业内首次披露448G PAM4背板电互联的信道数据,该结果明确指向一个结论:PAM4配合KP4 FEC是该CPC通道下的更优方案,可完全满足448G传输的可靠性需求;而PAM6与PAM8若要达到同等可靠性,必须搭配更强的FEC方案。该通道的更多数据与仿真结果将贡献至IEEE 802.3 E4AI小组,为行业标准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六、可靠性保障:FEC优化与LLR机制的协同设计

在448G/Lane速率下,“可靠性”与“低延迟”的平衡尤为关键,华为从“FEC方案选择”与“链路层重传(LLR)”两大维度,提出了完整的可靠性设计思路。

(一)FEC方案:从开销到突发容忍度的多维度权衡

华为对比了四种主流FEC代码的性能指标,从KER mask要求来看,采用KP4(RS(544,514))的PAM6调制无法达到KER mask要求,但可能通过RS(816,544)的验证;PAM8即便搭配SD内FEC,性能虽有提升,但仍无法满足两种KER m要求;而PAM4可保留KP4 FEC(与RS(544,514)兼容),既能满足误码率需求,又能最小化时延、带宽开销(5.8%和芯片成本(1.0×)且200G/lane时代开发的光模块测试方法可直接复用至400G级别,大幅降低测试成本与周期

这里提到的KER是P802.3dj在200G/L这一代,新增的block error ratio作为强制链路性能指标,代表产生纠后误码的概率。该指标取代了原先50G/100G时代的BER指标。(链路质量最终看丢包率FLR,而BER是基于随机误码假设理论推导出一个门限,-光模块实际工作在更高OMA下,BER远低于标准阈值,存在误差底限,符合BER要求的光模块post FEC的不可纠正错误可能多于预期,偏离实际性能较远)。新标准定义了一种误码计算方法,实现不进行KP4纠错,而是通过模拟FEC误码分布的结果,得到一组直方图,统计≥16个符号错误的块数量,估算链路的不可纠正的错误率,接近于实际码字误差比(Codeword error ratio, CER)。

(二)LLR机制:AI网络的“可靠性最后一公里”

华为指出,链路层重传(LLR)已成为AI网络的“常规实践”:发送端会缓存数据直至收到接收端的确认信号(ACK),若收到否定确认(NACK)或未按时收到ACK,则触发数据重传;FEC解码器会实时标记“不可纠正的码字”,并将其作为重传请求的触发信号;同时,MAC层循环冗余校验(CRC)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可有效拦截FEC未检测到或纠正错误的残余错误,避免数据丢失。

在低延迟FEC与LLR的协同设计中,“不影响吞吐量”是核心目标。华为通过误纠正率分析发现,RS(816,772)的误纠正率低于1E-23,RS(544,514)低于1E-16,而RS(272,258)的误纠正率约为1E-07——为保障平均无故障前时间(MTTFPA),华为明确不建议采用低于RS(272,258)级别的FEC方案。此外,华为沿用ECOC 2024的研究结论强调,当前以太网延迟已完全满足AI基础设施的需求,无需为追求极致低延迟牺牲可靠性

七、总结:448G/Lane的技术路径与行业价值

华为在分享结尾明确了448G/Lane接口的核心技术结论:其一,448G/Lane信号传输技术具备可行性,1.1米CPC信道数据已验证PAM4调制的可靠性;其二,PAM4是电、光两大领域的最优协同选择——电侧配合KP4 FEC即可满足需求,光侧可简化设计并复用现有测试方法,而PAM6需增强型外FEC或内FEC,PAM8则需内FEC与增强型外FEC的组合;其三,采用PAM4调制可实现“非重定时光模块”的方案落地,同时降低成本、功耗与延迟;其四,在448G/Lane级别,“更强的FEC方案”不仅能提升可靠性,还可间接改善吞吐量,为高带宽场景提供稳定支撑。

从行业视角来看,华为的技术分享不仅厘清了448G/Lane时代的调制与FEC选择难题,更提供了“性能-成本-功耗”平衡的可行路径——这对于加速AI数据中心、超大规模互联等场景的基础设施升级,推动“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落地,具有重要的技术参考价值。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10-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光芯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