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您找到你想要的搜索结果了吗?
是的
没有找到

《高性能 MySQL》读书笔记

1、隔离级别有四种: READ UNCOMMITTED(未提交读),同事务中某个语句的修改,即使没有提交,对其他事务也是可见的。这个也叫脏读。 READ COMMITTED(提交读),另一个事务只能读到该事务已经提交的修改,是大多数据库默认的隔离级别。但是有下列问题,一个事务中两次读取同一个数据,由于这个数据可能被另一个事务提交了两次,所以会出现两次不同的结果,所以这个级别又叫做不可重复读。这里的不一样的数据包括虚读(两次结果不同)和幻读(出现新的或者缺少了某数据)。 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这个级别不允许脏读和不可重复读,比如MYSQL中通过MVCC来实现解决幻读问题。 SERIALIABLE(可串行化),这儿实现了读锁,级别最高。

02

MySQL -通过调整索引提升查询效率

我们遇到的最容易引起困惑的问题就是索引列的顺序。正确的顺序依赖于使用该索引的查询,并且同时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排序和分组的需要(顺便说明,本节内容适用于B-Tree索引;哈希或者其他类型的索引并不会像B-Tree索引一样按顺序存储数据)。 在一个多列B-Tree索引中,索引列的顺序意味着索引首先按照最左列进行排序,其次是第二列,等等。所以,索引可以按照升序或者降序进行扫描,以满足精确符合列顺序的ORDER BY、GROUP BY和DISTINCT等子句的查询需求。 所以多列索引的顺序至关重要。在“三星索引”系统中,列顺序也决定了一个索引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三星索引”。 对于如何选择索引的列顺序有一个经验法则:将选择性最高的列放到索引最前列。这个建议有用吗?在某些场景可能有帮助,但通常不如避免随机IO和排序那么重要,考虑问题需要更全面(场景不同则选择不同,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这里只是说明,这个经验法则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重要)。 当不需要考虑排序和分组时,将选择性最高的列放在前面通常是很好的。这时候索引的作用只是用于优化WHERE条件的查找。在这种情况下,这样设计的索引确实能够最快地过滤出需要的行,对于WHERE子句中只使用了索引部分前缀列的查询来说选择性也更高。然而,性能不只是依赖于所有索引列的选择性(整体基数),也和查询条件的具体值有关,也就是和值的分布有关。这和选择前缀的长度需要考虑的地方一样。可能需要根据那些运行频率最高的查询来调整索引列的顺序,让这种情况下索引的选择性最高。

02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