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们必将面对一个“上了大学也没啥大用处”的明天

大家好我是Eric,是一位父亲,一个留学工作者,也是一个爱写字的人。

疫情影响之下,我们这个小小的账号为了存活,从留学转战电商卖货。我的同事放羊村小秘书-Mia,会负责推送给大家一些物美价廉的好货品

如果你喜欢我们公众号的文章,那也请关注一下这些好货哦----在享受折扣和品质的同时,为你向往的世界投出小小的一票,谢谢你啦

对了,大家可以加下Mia的微信,平时有想买的东西,可以找她;买过产品有什么问题,也可以让她帮你解决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里有几个学生说了一些相似的话:

“看来我这个专业未来肯定是要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哎,真不知道学这些还有啥用。”

其实我挺理解他们的心态。这就好比你费老大力气上了个“胶卷制造”专业,可快毕业的时候发现,靠,怎么大家都用手机拍照了?

其实我觉得也没啥焦虑的。你看,现在孩子们上的最多的专业,除了计算机之外,诸如会计,金融,媒体,工程,语言,几乎所有的领域其实都可以被AI技术重塑和颠覆,甚至连计算机科学本身,都有可能被效率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实现“自我进化”。

正如早在几十年前的1965年,数学家古德(I.J.Good)就曾发表一篇题为《有关第一台超智能机器的猜想》的文章。当时他便预测,计算机将从各方面超过人类的智慧能力。

他说,在未来世界里,“超智能机器”的出现会引发“智慧爆炸”,机器将设计出更智能的计算机,它们的进化将远远超出人类的智慧。

也是在那篇文章中,古德写下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第一台超智能机器将是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

今天,从各个方面上来看,AI技术和超级计算机对于社会格局的改变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那么,孩子们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把话题放的更大一些,教育的最终目的又将是什么?

我想到一个或许不是非常恰当的例子。

就好比我们做饭吧,任凭你厨艺再好,也大概率没法超越米其林的厨子。无论你会的菜再多,你也没办法学会所有饭馆的所有菜肴。

那么为什么人们还要自己做饭呢?有很多人喜欢做饭,并不是因为他们没钱出去吃,或者外面的饭不好吃,而是因为做饭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充实感。

上学也是这样。在不远的未来,孩子们上学的动力和原因不大可能是“改变社会”,“提升科技”之类,至少对于99%的人而言,他们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过好自己的微观人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学是为了给他们提供环境和土壤,让他们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或者用社会学家的话来讲,“上学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公民”

无论你接不接受,这就是未来。

说到这,也确实有一丝丝担忧。现在咱们国家的教育模式,依然是比较偏向“职业教育”的。这样的体系之下,未来确实会有很多年轻人发现一个事情—— 我这么多年学到的东西,几乎没办法用在生活和工作里啊。

不禁想起当年在新西兰游学时,发现那里的公立学校几乎都开设了所谓的“幸福课”,而课程里面讲的一项内容,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蓝领?”

我想,在很近很近的未来,我们的下一代也会需要这种课程。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相比于“技能”,孩子的“心态”才是明日社会里最有价值的东西。

1

END

1

明日世界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226A013C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