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Co-Living,会是都市青年的“乌托邦”吗?

随着城市化的脚步飞驰,我们正迎来居住方式的更多可能性。独居、群居、旅居、车居……如何才能住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买房不是人生的必选项,逐渐多元的居住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于是,Co-Living(共享居住)也算应运而生。虽然是一种新物种,但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老友记》《爱情公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Co-Living的缩影。

Co-Living是一种新型居住理念,指与志趣相投的人共同居住,在保有个人居住空间的前提下,共享部分公共空间,如客厅、餐厅、阅读区、健身区等,如此既能缓解住宿成本的压力,又能获得较高的居住品质和精神体验。

“Co-”作为一个前缀,意味着Collective(共同的)、Communal(公共的)和Collaborative(协作的),强调的是多个实体或概念之间的合作与联系。而Co-Living,则是共享经济盛行之下的产物。

1978年,美国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琼·斯潘思在论文中,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概念,其核心在于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连接供需双方交易,从而增进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大约从2012年开始,以网约车为代表,共享经济在国内高歌猛进。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图书、共享雨伞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改变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方式。这背后少不了资本的推动,同时也是互联网趋势下,人们生活方式变迁的必经之路。

2023年2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3)》,表示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崇尚最佳体验与物尽所用。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年交易规模约38320亿元。在业态方面,包含生活服务、共享医疗、交通出行、共享空间、共享住宿等。

在共享住宿领域,我们接触最多的是民宿。外来品牌Airbnb(爱彼迎)算是业态始祖,本土化的民宿品牌有途家、小猪等,曾在2016年-2019年期间掀起百家争鸣的火爆局面。实际上,国内民宿行业多以短租为主,以出差或旅行需求为应用场景,更像是酒店的替代品。

相比之下,Co-Living偏向于日常居住场景,对应的是更常态化、长期化的居住需求。它的目标受众定位于都市中的年青一代,如Z世代人群、数字游民和远程工作者等。

Co-Living与传统合租的区别是什么?

Co-Living要远远“大于”合租,除了满足基础的共担居住成本、共享公共空间需求外,更强调社交属性,住户之间可以进行舒适愉悦的沟通交流,代表着一种更具体验感的居住模式。

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逐步压缩着都市青年的时间和空间。据统计,2021年中国“空巢青年”已达9500万,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度过着“一人独居,两点一线,三餐外卖,四季网购”的生活,渴望自我空间,又要对抗孤独,如何找到平衡是需要直面的课题。

虽然,年轻人热衷于为自己贴上“社恐”标签,尽可能减少交际时间,但哪怕是数字游民和远程工作者,都无法完全逃离社交。正如美国文学家爱默生所说,“处在社交圈中是一个烦恼,而超脱出来又简直是一场悲剧。”

我们为什么要社交?表现上,是工作和生活所需。本质上,是为了对抗孤独。这一点,叔本华看得很明白,他在《人生的智慧》中说,人的社交根本不是本能,而是为了怕孤独。

Co-Living所具备的社交属性,能否解决都市青年的孤独?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这种模式悄悄融入了“筛选”功能,在入住之前,居住者完成对居住品质、地理区位,尤其是同住成员的“筛选”,选择拥有相似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的人居住在一起,实现“多向奔赴”。

在Co-Living的背后,是基于居住而形成的一种社群模式,创造了一种“社群氛围”和“集体意识”。居住者既拥有独立的个人空间和精神空间,又拥有志同道合的社交伙伴。彼此之间友情已达、家人未满,形成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这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刚好对症了当代年轻人、尤其数字游民的诸多痛点,比如人际交往匮乏、孤立和动力缺乏、远程办公环境糟糕等,导向一种更积极健康的社交模式和生活方式。

“住房是居住的机器。”20世纪著名建筑艺术大师勒·柯布西耶认为。他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机器造型的简洁、秩序和几何形式,形成特有的“机器美学”。

他的推崇者威尔斯·柯茨,于1934年在伦敦北部建造一座“草坪路公寓”,拥有独立的32间公寓,以及共享餐厅、接待室、交流区等功能区。这一作品,虽然初衷是接受某家具公司的邀请而打造,仍不失为“共享居住”的萌芽,是一次有效的探索。

发展至今,Co-Living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方面,它是许多国内外长租公寓品牌所推崇的居住模式。比如北京的“燕京里”,打造青年共享生活社区,它包含了一栋公寓和一栋写字楼,将“共享办公”与“共享居住”融为一体,“生活在这里,工作也在这里”。这种空间新尝试,是否能够实现“1+1>2”的效果?目前来说,并没有形成现象级事件。

为了方便大家以后找到我们

出品人 | 达海

总策划 | 苑海辰

审   校 | 陈凌 王越

撰   文| 张小星

排   版| 周佳欣

图   片| 韩杰 视觉中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30328A0671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