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人形机器人到脑机接口,人类与机器人的“双向奔赴”?

01

人形机器人应用加速落地

不愧是科技狂人马克思,近日,其人型机器人公司宣布又有新的进展了。特斯拉Optimus在X平台上,展示了Optimus的瑜伽和物品分类的能力。

视频中,机器人灵活的动作引发了热烈讨论,马斯克也难掩激动,亲自下场评价Optimus“进步了”。

视频中,Optimus仅用特斯拉纯视觉系统和关节位置编码器,就可以精准的操控其肢体并定位在空间的准确位置。

视觉方面,Optimus能够完全自主的按颜色对色块进行排序,排除现实世界的动态影响。尽管有人为干扰,它仍然可以继续完成工作。

Optimus同样还具自我纠错的能力。Optimus的手部设计是现有机器人中最精细的,它是唯一一个像人类一样拥有五根手指,配合不同关节的机器人,配合特斯拉全视觉系统,完成复杂的人类世界工作。

此次公布的画面中,Optimus还做出多个单腿支撑的运动拉伸动作,并能在拉伸的同时保持躯干平衡。

总之,如今的Optimus在感知、大脑、运动与控制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按照马斯克计划,这些机器人明年可以在特斯拉工厂内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

不只是Optimus,随着人工智能、电子工程、运动控制等突破性进展,让人形机器人从“遥不可及”变得“触手可得”,人型机器人赛道也变得开始火热。在资本的加持下,人型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和功能也开始加速升级。

比如波士顿动力研发的最著名的人形机器人ATLAS,能够完成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全球最早具备人类双足行走能力的类人形机器人ASIMO更加侧重于实际的拟人应用,在上下台阶、弯腰等负载动作上的表现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上个月,从华为离职创业的“天才少年”稚晖君创办的智元机器人公司发布了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A1”,据介绍,该款产品将被率先应用于新能源和3C制造业场景。

总之,不论是科技巨头还是初创企业,赛道的一致目标是让机器人更加像人。

正如稚晖君所解释的,之所以把机器人做得像人,是因为现在的世界一直是为人形态而设计的,人形机器人可以在大量工作中直接应用现有工具、任务和场景,同时更具有亲和力。

多年前,人形机器人缺少智慧大脑是面临商业化的最大阻力,不过,随着通用人工智能(AGI)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让人形机器人拥有智慧大脑的想法不再遥远,更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如今,接入AI大模型后的人形机器人拥有了更多潜力——既可以变身“私人管家”,完成调酒、做咖啡、清扫等一系列家务,也能够深入更多通用场景,比如医疗护理、教育指导、客户服务等等。

总之,我们离有智慧的人型机器人已经触手可及。

02

人类的“内置硬盘”

人类致力于让机器越来越像人,而在另一头,人类又在千方百计向机器人靠拢。

同样是马斯克的公司,Neuralink前不久在官网发布了博文,宣布已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人体临床研究的许可,将进行首次人体试验。

根据Neuralink公司公布的试验方案,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将由机器人外科手术专家在头骨上打两个直径8毫米左右的孔,并在大脑运动皮层上放置两个植入物,每个植入物包含1024个电极通道。整个试验为期6年,其中有18个月的基础研究,和为期5年的跟访。

它可以精确地将电极线插入到大脑中,而不会损伤血管或神经组织。除此之外,这台机器人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大脑结构和需要来定制植入方案。

那么,Neuralink可以实现哪些功能呢?

Neuralink的初步目标是帮助瘫痪者交流,允许他们使用大脑活动远程控制设备。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与外界沟通和参与社会活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而接下来Neuralink打算帮助病人恢复运动、视觉等感官功能,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至于最终目标,马斯克曾多次表示,是创造一种“普通大众设备”,可以将用户的思维直接连接到超级计算机,帮助人类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

不过,尽管Neuralink是全球估值最高的脑机接口公司,但并不具有绝对领先位置。

目前,国际上植入式脑机接口公司,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的有三家,分别是Neuralink、Onward和Synchron,技术路线各不相同。其中,Synchron在2021年就已获得FDA批准,开始试验,并于2022年7月宣布在美国首次植入脑机接口。

从脑机接口的概念诞生起算,已经发展了50年,期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成果。但客观来说,迄今为止,由于技术、成本、研究生态、伦理等方面的限制,这项技术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有在短期内实现商业化的可能性。

一项名为Stevenson’sLaw的研究显示,根据人类可以同时记录的最大神经元数量的增长规律,直到2225年,我们才有可能记录下每个神经元的信息,真正迎来“全脑机互联”的时代。

但无论如何,现今这些企业排除万难迈出的一小步,无疑在脑机接口发展史上,已经是一大步。

人与机器的未来是融合?

无论是人型机器人还是脑机接口,我们似乎正在走向一个人与机器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未来。

同样嗅到趋势的还有时尚行业,设计师品牌Doublet2024春夏男装系列的主题是“AI”,它运用了许多科技元素和3D打印技术,来展示AI的特点和影响。在图片中,有些模特在小腿或腹部有USB端口,有些模特穿着带有CD插槽的连帽衫。

在充满“未来感”的模特背后,Doublet的创始人和设计师MasayukiIno表示,AI是一种无限的力量,它可以学习、创造、模仿任何事物,而人类则有自己的局限性。他想通过给AI一个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对AI的好奇和疑惑,也许有一天,AI会成为他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他的竞争对手。

现在看来,脑机接口和人形机器人正在不同的赛道上一骑绝尘,或许有一天,二者能够相交。想象一下,用脑机接口控制人形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科幻电影中“人机共生”的赛博世界可能不仅仅止于想象。

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在推开通往“人机共生”的大门之前,我们必须审慎其事。

作者:陈晓锐  排版:黄蕾卉

图片源于Q仔互联网冲浪所得,若有侵权,后台联系,Q仔滑跪删除~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4mnk8pGEIqjP6GiYETQj4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