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我的第一次作文,竟然有意外收获,你知道是什么吗?

也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如今,每当我看到那些让人感动的文章,总会情不自禁的掉下泪来。其实,几十年过去了,我对“文章”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也能勉强写出一些像模像样的文章来,发表于某些报端,不知曾经叫别人的眼睛湿润没有。但想起自己的第一次作文来,内心难免生出几分喜悦,几分苦涩。

1972年,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在村里读完二年级,就到里耶镇大板村片完小读三年级。何天才老师带我们语文,自然就是班主任——那个时候的小学班主任,好像理所当然的应该由语文老师担任。开学第一篇作文,照例就是《新学期的打算》。那大约是各年级如此,每学期如此,各个学校也是如此的。写作文,天啊,我第一次碰到。叫我组词造句还可以,叫我讲几句话还可以。要写作文,两眼一摸黑。何老师自然是先讲一些文章要领。由于以往没有经过比较系统的作文训练,如看图写话、作文片段的训练,也没有看到一些有关作文的报刊、书籍,我作文的时候,硬是狗咬刺猪,无从下口。

我估计其他同学也强不了多少。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困惑,说:“我这里写了一篇范文,哪个同学要不要看一下?”

现在想来,何老师还是很有敬业精神的:他有下水作文啊!

老师叫我们可以看他的作文,那不是抄袭吗?不是抄袭,是模仿。何老师进一步解释。啊,模仿。那多没有面子!

每一个同学,恐怕都这么想。沉默啊,沉默。教师里连掉一根针也能听到。

第一次作文,有几个会写?我是不会写的。大约犹豫了3分钟,我终于下决心,要模仿一下老师的作文了。于是,我突然冒了一句:“我看一看!”

话一出口,我简直就等待着老师的责备和同学们的嘲笑。

何老师一怔,那表情好像是说:怪哉,你还信以为真呢?偷看一下几个同学的眼神,好像在鄙视的说:看,一个哈宝脑壳!那年,我才8岁,真是骑虎难下。最后,我想还是要硬着头皮撑下去。

拿着老师的作文,内心还是有几分喜悦。我是有这个信心的:有了老师的范文做参考,一定比其他同学的文章写得好。仔细看看老师的作文,真是棒极了。首先从字迹上看,一笔漂亮的行书,就让我耳目一新。我看了老师的下水文章,用心分析其中的布局谋篇,谴词造句,对如何写好这篇文章,也有了些眉目。不久,我也写成出了自己的“新学期的打算”。里面自然也有老师的现成句子,但也不乏自己的“创造”。末了,还加了一句时髦的“毛主席语录”:“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作文本是交上去了,那几天,我一直是忐忑不安,同时,还要承担同学的冷眼和鄙视。今后,我不知能和谁“团结起来”,又能争取一个什么样的“胜利”?心想,我再也不模仿老师的作文了,不模仿任何人的文章了。一个星期,作文发下来了,老师的评语有一大段,大概是文章写得还可以,云云,最后一句,我是记得的:这样下去,行吗?

  是啊,文章写得好。(是模仿得还不错吧?)但这样(模仿)下去,行吗?

想到自己一生中最初的一篇作文,竟是模仿老师的才写出来的,虽然受到老师的“提醒”,同学的嘲讽,但我至今不悔。初次做文章模仿一下,有何不可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正常的行为会招来几多冷遇呢?

古人有笑话:写文章比生小孩还难!因为难,第一次作文,不妨模仿模仿。正如人走路,那起初也是需要模仿,甚至需要拐杖的。美国的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扪心自问,哪个成功的文人没有经历一个模仿之路呢?”模仿是写作成功的捷径。对其他艺术来讲,模仿的意义同样如此。

我感谢老师对我不要再模仿的提醒。同时,我对周围同学对我模仿老师作文的过多的指责,实在不能接受。对人对事,还是要心存一份宽容之心才好。而我对于自己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行为,至今不悔。面对别人的指责,我将永远记住意大利诗人但丁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2006。10.4。

田茂宏,湘西龙山县里耶镇人。中学高级教师,湘西作家协会会员,湘西《团结报》特约通讯员。1982年7月中师毕业参加工作后,进修了汉语言文学专科、经济学本科。微信、QQ和手机同号18674342521 。

温馨提示:尚未关注“田茂宏杂谈”的朋友,欢迎点击下面的链接以关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s2qwDJeMFtX1W_jVAJWdG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