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怎样完成未完成事件

在你的心中,是否也一直藏着一些遗憾:忘不掉的人,来不及说的话,想做而未做的事,没有给出去的拥抱,还有那声“抱歉”和“我真的好喜欢你……

现实中,我们大多数人对这些事件只是刻意逃避,认为时间能够替我们解决。但结果发现,我们的未来却被这些“未完成事件”控制了。事实上,没有人可以真正逃开他心灵中的“未完成事件”。所以,真正接受你心灵深处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回到“未完成事件”,勇敢面对和有效解决它们,才能在生命里开始拥有智慧,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将责任推给环境和他人,才会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人际关系、生命里的每一个结果负起责任,从而获得心灵的最大自由,心灵的成长。

01.“遗憾,就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隐隐约约的痛,时不时自己还拔出来看看”:未完成事件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些事件在在物理层面已经过去了,但是在我们的心理层面并没有真正过去。我们的一部分心理还卡在事件所带给我们的各种情绪中。我们还怀着很多与此事件有关的负面情绪——怨恨、愤怒、悲伤、恐惧、自卑,甚至爱……

那个人或事件已经以各种方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还抱持着对他(她/它)各种复杂的情感,我们有话没有对对方表达出来。有时,可能对方还在我们的生命中,但出于理智等各种原因,我们也并没有完全地与对方处理好所有由事件而带来的心理议题。

这时,事件在我们的心理上并没有过去,它所带来的负面情绪我们并没有完全经历、释放。因为创伤事件在心理层面的未完成,我们由此而建立的受限性思维模式就会在我们的无意识层面运作,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

完形心理学用“未完成事件”这个概念来指代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里,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间的有效接触。

要说明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种情结,非指日常生活中没有完成的事情。

02.“得不到的永远在躁动”:未完成事件作用的原理

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B.B.蔡格尼克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被试做22件简单的工作,如写下一首你喜欢的诗,从55倒数到17,把一些颜色和形状不同的珠子按一定的模式用线穿起来,等等。完成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大体相等,一般为几分钟。在这些工作中,只有一半工作被允许做完,另一半在没有做完时就受到阻止。允许做完和不允许做完的工作出现的顺序是随机排列的。做完实验后,在出乎被试意料的情况下,立刻让他回忆做了22件什么工作。结果是未完成的工作平均可回忆68%,而已完成的工作只能回忆43%。在上述条件下,未完成的工作比已完成的工作保持得较好,这种现象就叫蔡格尼克效应,充分展现了人类具有先天的“完形”的倾向,即每个人天生具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引申的一个更常识性的心理学实验是:在白纸上画一段圆弧,然后观察经过的孩子的行为表现,实验发现,一般而言经过白纸的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拿起笔补上线段,让圆弧成为一个完整的圆。甚至,更令人惊奇的是:大猩猩也有这样的癖好。并且,小孩子或者大猩猩都会尽力使自己画的线段平滑,使完成的图形与原先的弧一样平滑。

对情感的需要也是一样,人类天生就有将事情做完,让需求得到完全满足的倾向。我们都是在不断追求需要的满足,一旦满足了最迫切的需求,已满足的需求就会后退,让出一条路给下一个需求。但遗憾的是,受制于现实的制约,我们大多数的需求无法及时满足,因此它们就卡在那里,无法后退。无法满足的需求,将一直牵引着我们心灵的注意。

人们会自然地追求满足原先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当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在当时的情景中无法满足时,人们会将它带到日后的生活中。这时,麻烦来了。由于这一需求产生于过去的情景,所以这一需求现在变成了“失去基础”的“未完成事件”。当我们要完成它时,我们就只能将它建立在某种类似的基础上,造成了“投射”或者“内射”,结果导致了更大的问题。如恋爱中拼命取悦和讨好对方却被突然地被动分手者,往往可能将上一段情感中的对方“内射”,而将过去未能较好表达的不满和愤怒“投射”出来,最后自己变成了那个自己讨厌的人。这就是“未完成事件”不断操控我们的作用机制。

03.“再见,谢谢你,走好”:完成你的“未完成事件”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慢慢地与过去真正地告别呢?或许,我们可以尝试:

(1)允许自己对过去的人和事的留恋。

我们经常会听见失恋的人说“我拼命让自己不想TA,可是办不到怎么办?”

其实,越是压抑自己,往往这种感觉只会更加强烈。既然这么想,就想吧,想穿了,想透了,没啥好回味咀嚼了,就好多了。如果想哭,想喊,想宣泄,找一个没什么伤害力量的空间和方式去做吧。这也是疗愈的方式。

当可以放空的情绪释放以后,那种不可抑制的力量,会随着时间渐渐变淡,只会偶尔在心底泛起,不会再影响到你的情绪和生活。

(2)如果有机会,坦诚地对Ta做一个沟通和表达。

我们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其实都只是我们自己眼中的世界而已。哪怕是同床共枕上十年的夫妻,也会有很多的误解。你以为TA什么都知道,或许只是个误解哦。

如果你觉得还有些话没有说出去可是又缺乏勇气,不妨在心底里面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明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我会后悔没有对Ta说这些话吗?”

如果答案是“会”,那么勇敢地去做。

也许,做完你会如释重负。而久违的情感链接,也有可能重新链接上。即便是什么都不能改变,至少我们充分地表达过,从此可以轻装上阵了。

(3)如果再没机会告别的人和事,你也可以邀请来做一个表达。

在留言中,你可以发现,面对病危的亲人,很多人都没来得及告别,或者是出于害羞和缺乏勇气,那些想说的话都藏在心底。我们不知道怎么表达爱,也害怕表达。

心理学上有一个“空椅子”技术,一般只需要两张椅子,你可以坐在其中一把椅子上,通过想象把对方邀请到对面的椅子上,把自己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如果,你的亲人和你已经天各一方,如果,你们的生活都已经失去交集很多年。不妨试试这种方法。

当然,你也可以选一个安静的空间,直接通过冥想或者书写出来进行这件事情。在对话的过程中,如果有愤怒、委屈,想哭,想喊,都允许自己去表达。当你将自己等同于对方的时候,可能会更能理解对方当时的所思所想,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达成平和。

(4)提高觉知,寻求专业力量的介入

如果你发现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跟过去告别。过去的人和事已经深深地影响到了现在的生活,那么,不妨邀请专业的力量来帮助你。可以走进咨询室,也可以通过参加成长体验小组等等,去回溯过往的事件,进行清理。

有时候,也许你心底的遗憾,就差那么一些郑重其事的告别仪式。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hj7X54-ryz6gEEfJgN2kY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