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五步创新法11 – 创新实施的思维和行动模型

“创新过程中调用最多的,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这里可以直接看视频:

赋能创新研发,见证中国制造的光荣与梦想!让我们在创新道路上一路狂奔!

01

我们来介绍一下创新实施的思维和它的行动的模型。大家现在看到的,有这两个三角形组成的这样的一个菱形,其实是我们在整个的创新过程中调用最多的。就是我们说的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那么在这个发散性思维的这个过程当中,这个前期他的这个思维可能是比较散乱的,他从一个点开始,我们的唯一的目标,就是我们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等我们产生了足够多的想法之后,我们就会进入到另外一个收敛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是过滤出最好的想法。大家可以从图中看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整个的想法开始逐渐的有结构,并且输出到一个最终的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的评估的阶段,它其实是一个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非常理性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是什么呢?我们是暂缓评判的。我们应该,先完整的做完这个发散性思维,再完整的去做一个收敛性的思维。

我们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问题,还没发散起来就收敛了,导致我们散不出去,收不回来。其实我们说,整个的发散思维跟收敛思维,是在整个创新过程当中,是不断去调用的。我们要去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所调用的思维。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去要有意识地去控制它。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尤其在问题不断出现,不断深化,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它是不断发散和不断收敛的。

02

接下来我们如果把这个范围,从思维扩大到整个的我们的创新过程。你会发现,在刚才的这个阶段前面还有一个阶段,它也是一个菱形。这个菱形,它也是一个发散和收敛的过程,那这个是什么过程呢?

实际上是问题澄清的阶段,比如说我们刚开始的那个问题,它通常是一个表面的问题,或者是一个初始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经过深刻研究后的那个问题,所以我们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解,进行澄清。而理解和澄清的过程,可能我们就会将它发散出来,会问到更多的点,了解更多的信息。了解了之后,这个问题可能就会从一个表面问题逐渐深入和转化。而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问题的重构,所以它又是一个收敛的过程。我们其实是有一个初始的点,同时又有一个,最终又收到一个点。但是这两个点的本质是不一样的,初始的那个点叫做初始问题,而后来的这个点叫关键问题。我们是针对关键问题,再去进行这个思维的发散跟收敛,它才是高效的。

03

那我们再回到有了我们过滤出的想法之后,我们发现他又带了一个小小的三角形,是什么呢?我们要针对这个点呀,要做出很多的具体的行为。我们要规划说,我们要做什么事情,以实现这些点子。整个的过程就是不断循环,不断循环的点。要么我们就进入到项目管理驱动的公司或组织行为当中,要么就是我们不管是大的组织还是小的组织,进入到这种迭代增量的这样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当中。

也就是为什么我会说,敏捷是特别适合于创新实施的这个阶段的。我们前面的这两个菱形就是我们在整个创新管理当中,创新理论当中常提的双钻模型。我们进入到实践的这个场景当中,我们涉及到迭代的这种思想,你会发现,我们比这个模型要更加丰富一些。

希望大家对于我们整个创新的一个过程,对于这个实施的思维和行动的模型,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这样当我们处在不同的步骤当中,处在不同的工具当中的时候,我们始终知道我们在哪个点上处理什么问题,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永远也不会迷路。记住这张图,对于我们长期的实施这个创新过程,清晰的实施创新过程是非常有帮助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OEaO1zTgma4KdOvpLGSJWe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