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笑也会让人压力倍增;如何用人工智能算法发现论文造假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撰文 | 刘天霖、郝春晖

责编 | 叶水送

● ● ●

No.1 笑也会让人压力倍增

人类往往用微笑表达愉悦和幸福感。然而,最近的一篇论文表示,不是所有的微笑都有相同的作用——有些微笑会让人社交压力倍增。研究者们把微笑分为三类,分别为“奖励型微笑”(reward smiles)、“接纳型微笑”(affiliation smiles)和“支配型微笑”(dominance smiles)。前两种微笑会让人放松,但是“支配型微笑”则会让人更加紧张,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不赞成的态度。研究还表明人类可有意无意地辨别“支配型微笑”——在收到别人支配型微笑的时候,人们的皮质醇水平和心率都会增高(压力增加)。

No.2 演化让笨重的蜂鸟依然敏捷

对于蝙蝠以及很多鸟类而言,体重过高往往会给飞行能力的各个方面以致命的打击。不过,近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者在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体重增加对蜂鸟来说并不是个事儿。这些科学家利用视频捕捉技术记录并分析了200多只不同种类蜂鸟的330000次飞行,比较了蜂鸟的机动性能与生理结构的关系。研究人员发现,蜂鸟在体重和翅膀形状上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飞行加速度主要由肌肉能力决定,而涉及旋转的飞行动作主要依靠翅膀的大小。蜂鸟很擅长发挥它们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在复杂的飞行中。例如,转弯能力强的物种倾向于使用更多的弧线轨迹,同时也会避免导致减速的急转弯。体型大的蜂鸟拥有较大的翅膀和更强壮的肌肉,加上特殊的技巧,使得它们的飞行能力完全能与体型较小的蜂鸟相媲美。

文章来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2/180208141340.htm

No.3 智能手机对青少年有何影响

如今的青少年在很小的年龄就拥有了自己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也逐渐被科学家关注。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社会行为学教授Candice Odgers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评论称,智能手机对在现实生活中不顺利的青少年有着负面的影响。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更脆弱的青少年,往往会从社交媒体上得到负面的反馈,他们也更倾向于在社交网络上“潜水”,而不是主动参与其中。另一些研究表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似乎更陶醉于互联网——他们每天的上网时间大概是富裕家庭的青少年上网时间的两倍。Odgers教授表示,为了更好地研究社交网络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利用数据,理解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在网上的不同经历。

No.4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发现论文造假?

在不少造假论文中,研究者通过盗用他人论文上的图片并略加修改,装作是自己的实验结果。虽然这个造假手段非常低级,但是它却很难被发现——期刊编辑无法人工地查找此前发表过的几十万篇论文中是否有类似的图片。 最近,美国雪城大学的科研人员使用机器学习的算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提交论文的每一张图片,这项算法都可以自动对比其与PubMed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76万篇论文中的260万张图片的区别。即使它们的区别很小,该算法也能探测到是否涉嫌抄袭。除此之外,哪怕抄袭的图片对原图片进行了大小、颜色、对比度等参数的修改,算法也能准确的判断出来。

No.5 科学家制造出了可正常工作的肾组织

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因肾衰竭接受透析或移植治疗,但仍另有200万人因无法获得治疗而死于肾衰竭。近日,来自曼切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首次成功活体培养出了有正常功能的人肾脏组织,成为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科学家首先在培养基中培养人的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出肾小球,接着将这些肾小球和一种胶状物质混合植入老鼠的皮下。三个月后,与人的肾单位非常相似的结构便产生了。研究者发现,这种人造组织具有正常肾单位的主要功能——过滤血液产生尿液。但由于仍缺少较大的动脉,这一新生的组织也只具有正常肾脏的一部分功能。虽然该研究产生的肾单位数量不及正常人肾脏所含的肾单位数量,但这一成果毫无疑问是该领域的一大进展。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2/180209112402.htm

No.6 想象的“声音”会影响人判断外部的声响

近日,一组上海纽约大学和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我们脑海里想象的“声音”大小,或者说,我们想象中自己说话的声音,会影响我们对外部真实声音音量的判断,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当你在脑海里想象说话之后,你听到的声音,会比实际声音弱一些。你想象的声音越强,感知到的实际声响就越弱,”上海纽约大学神经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田兴说,“这是因为,听觉意象和声音感知激活的是同一片大脑皮层。早前的意象已激活了一次听觉皮层,当这片区域需要再次感知时,它会觉得‘疲劳’,感知力相应减弱。”

内容来自:上海纽约大学;图片来自Credit: iStock/SIphotography。

制版编辑: 常春藤|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04B05Q7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