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产业链股价大涨的投资逻辑

事件:斯坦福机器人推出核心亮点在于结合动态及静态模型、低成本之下实现800+项任务的训练。

逻辑:

人形机器人由控制、感知、执行三大部分组成,感知部分挖掘空间大是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后续产品送代的关键!

其中控制层面技术掌握在特斯拉等机器人本体厂商手中,执行器环节已经被市场充分炒作,感知层有一定的预期差!

感知层属于传感器系列,其中电子皮肤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价值量在几千至万元左右

接下来的超额收益环节更有可能是:传感器+丝杠加工设备:

传感器

精度:精度可以达到克级,量程可以达到上百公斤;但大量程会牺牲灵敏度,尚未有手指级解析度产品;

产业链情况:能斯达起步较早,综合几家技术路线相同,均以压敏碳浆为主,做薄膜式柔性触觉传感器,技术区别在于压敏材料配方。一致性、重复性等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价格:尚未形成标准化产品,送餐机器人电子皮肤(40*20cm不止40个阵列)模组售价约3000元。若大规模应用至百万量级,单模组成本压缩到千元以内

电子皮肤在人形机器人有两种用途:

1)身体关节的防碰撞,此用途性能要求相对较低。人形和人类处于同一场景,机器人安全作业较为重要,一般置于手臂等动力关节;

2) 灵巧手,特别是指尖,一般采用阵列式,性能要求较高,不仅仅是感知力,更多是实现灵巧手的高度灵活性以实际工作。

电子皮肤在机器人中的重要性

首先介绍了电子皮肤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方面的替代作用,以及通过传感器实现稳定的抓取动作。其次讨论了在运动方面,电子皮肤可以替代手腕上的六维力,在复杂场景下仍需要手腕的控制。最后提到了适应不同路面的需求对机器人的重要性。

柔性电子皮肤的应用及成本影响

目前柔性电子皮肤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医疗行业、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居等领域。通过电子皮肤的应用,机器人可以实现人机交互,提高运行效率;医疗行业可以实现检测和包装等功能;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和测试;智能家居可以实现智能控制。然而,电子皮肤的应用也会增加机器人成本,特别是对于小型机器人来说,成本可能会增加一两万块钱。

电子皮肤的种类与技术路线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新兴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和智能穿戴领域。国内的电子皮肤量产能力较低,主要以电阻式和电容式为主。电阻式电子皮肤具有简单的结构和较高的灵敏度,但受温度影响较大。电容式电子皮肤不受温度影响,但加工较困难。压电式电子皮肤具有较大的内存和内阻,匹配阻抗和电流响应较困难。不同技术方案各有优劣,目前仍存在技术差距。

电子皮肤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场景和趋势

压阻式电子皮肤的主流方案和组成材料,包括活性材料、基底材料和电极。不同材料的优缺点,如石墨烯的导电性好但易脱落,碳纳米管的硬度强但柔性差。提到了电极应使用可柔性的动力电极。对于报价,主要按照平方厘米计算。最后,讨论了电子皮肤在人形机器人中的应用场景、必要性和趋势。指出人形机器人由于算法问题在硬件选型上有局限。

电子皮肤的应用和挑战

提到了电子皮肤在家庭场景中的潜力,如煤气泄漏的检测和关阀门的操作。然而,由于算法和运控能力的限制,电子皮肤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还存在困难。然后,对电子皮肤的材料学问题和量产能力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材料学和导电性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总结了电子皮肤目前主要是一个材料学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电子皮肤和六维力传感器的发展

涉及到电子皮肤和六维力传感器的技术发展、应用前景以及成熟度等问题。提到了电子皮肤的材料学和电子计算问题,以及未来可能涉及到的算法和全身覆盖的可能性。对于六维力传感器,讲话者讨论了其门槛和成熟度,以及需要解决的干扰和信号处理问题。总的来说,六维力传感器的发展更为成熟,但电子皮肤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电子皮肤应用场景及实际需求

电子皮肤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包括提高成功率、冗余化多通道信息和精细动作控制等。同时指出电子皮肤的信号输出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精细动作。

电子皮肤的结构和应用

电子皮肤的价格、压阻模式、膜的铺设、走线和外层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讨论了电子皮肤在机器人手部的应用以及对外部压力的要求。

电子皮肤材料的进展及应用

围绕电子皮肤材料展开讨论,涉及非金材料在电子皮肤传感器中的应用、活性材料的选择、电子皮肤在不同场景下的替代品、电子PU材料的寿命与耐久性以及电子皮肤机器人的价值量等问题。专家提到了PDMS等非金材料作为电子皮肤传感器的基础材料,并指出活性材料的选择要考虑环境因素。此外,还讨论了电子皮肤在手部力量感知和搬运等场景的应用替代品以及电子皮肤机器人的造价问题。

电子皮肤的发展前景及挑战

电子皮肤领域的三个关键问题,包括硬件成熟度、应用场景丰富度和材料学壁垒。指出电子皮肤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手指端,但未来可能朝着全身持续发展。强调了量产和配方、算法等问题是电子皮肤发展的关键。提到了汉威下属的能思达和欧人请材料可能是国内供应商的潜在选择。

特斯拉手指上的触觉传感器阵列

特斯拉在手指上使用触觉传感器阵列来实现触觉反馈,以满足手指的灵敏度和及时性要求。与电子皮肤相比,触觉传感器阵列具有柔性和较高的灵敏度。目前,特斯拉的触觉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手指,并在医疗领域进行了一些开发。电子皮肤将来是机器人不可或缺的部件,具体应用将根据机器人类型和市场需求而定。

核心标的:

福莱新材: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广告喷墨打印材料、标签标识印刷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功能基膜材料,全资子公司为欧仁新材料,该子公司核心大咖杨总此前在电子皮肤(柔性传感器)有众多专利布局。

申昊科技: 公司21年布局,目前完全自产电容式预接触式电子皮肤,已应用于200多套自家操作机器人产品上(8 cm *25cm,总共14片),实现避障,单台价值量几千元。

公司高度重视人形机器人和电子皮肤,是24年战略重心!

公司指尖触觉传感器已有demo;tof传感器争取一年内研发出来;力矩传感器也在研发中。

潜在供应商:【汉威科技】(子公司能斯达)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GVSbktalrc6r4rAdnxGpY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