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想成事就得不断逼着自己去做事

前几天公众号用户发了私信:

目前已经离职创业,干着干着,发现结果和预期差距比较大,已经止损了。但还是想继续自己干,不想上班,想约着聊聊创业方向。

实话说,交流些信息差没问题,创业方向只能靠自己摸索。

看看我自己和周围的案例,想成事还是得不断去做事,做才有机会。

小时候,最大的奋斗目标就是把商场里那个最大的变形金刚买回来,那时候总是在想:

赶紧长大,快点挣钱。

真正毕业以后,特别是毕业后到社会上工作3年,一点都不想长大了。

特别是小城市普通双职工家庭的孩子,磕磕绊绊的摸索着长大了,怀着憧憬踏入社会,用梦想、青春和眼泪继续交着学费。

回顾这些年的经验,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奋勇向前,面对各种酸甜苦辣。

这些滋味让我们成长,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当我们面对酸楚和苦涩时,勇气和决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坚持下去。当我们享受甜蜜和幸福时,勇气和决心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感恩。

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会被那些拥有特殊背景和资源的人所吸引和崇拜,或者想快速复制一些个别成功案例。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事实上,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没有显赫的背景和丰厚的家底,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

除了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

例如做自媒体,大部分人想要取得成果,不是需要多少绝妙的策划和创意,最重要的是要逼自己不断的去创作,可以是写作、可以是拍短视频、可以是做剪辑。

需要大量的去做事。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做成一件事真的很难,要么怀疑自己、要么给自己的思想包袱太大,或者被生活中的琐事干扰打断。

为什么自媒体保持周更很困难?

难的并不是视频、音频或者文字的枯燥,而是缺乏一颗持续创作的内心。

就拿写公众号来说:

今天来灵感了,一鼓作气写了一篇3天后阅读量81的文章,一下子不想写了;

明天没啥灵感和素材,不想写了;

后天朋友约了个酒局,说给介绍点新朋友,后面再说吧;

大后天有妹子约着聊个项目,这还写啥,赶紧拾掇拾掇;

周末终于开始写了,突然刷到一篇帖子说《公众号已经没有价值了,你为什么还在浪费时间?》,当场就emoji了...

你还写吗?写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都是我自己开始写文章的感受。

当我们刚开始做事时,总是希望有高人能指引我们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

刷了好多短视频,越刷越焦虑。

实际上,真正的成长需要我们在焦虑、不安和混沌中寻找方向。

坚持创作和输出价值都是痛苦的,但坚持下去,这种痛苦就能转化为抵挡苦难的防弹衣。

生活不会一下子就好起来,就算去买彩票,运气也拼不过人家内部操作,我们能指望的就是自己持续前进的脚步。

最焦虑的就是35岁左右的成年人。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业务、聊项目,特别感慨:

我的做事习惯是:想做什么——决定做什么——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拿到结果或者失败。

不少小伙伴的习惯是:想做什么——总觉得没想好——还是没想好——算了,不做了。

对,大部分都是不做了。

特别是有一次我和一个小伙伴讨论一个项目,聊着聊着他就做出了一个“不弄了”的决策,影响的因素不是因为拿到了某个反馈,而是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未被验证的风险。

之前还有一个小伙伴,想在西安做娱乐直播,当时聊这个业务的时候我是真不太懂,其次是不太感兴趣,然后一年半之后他公司100多个人了。

最近公司有个新项目,大家都很热情的讨论,我没咋参与因为不太懂这块,然后就约了好多行业内一起聊商业模式,听了很多行内人的经验,确实发现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方向。

快速行动起来,打破常规——扎克伯格。

我们只有先快速行动,才能验证那些所谓的困难和风险是否真的存在,即使真的存在,也能在执行的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些突破口。

只有打破常规,多去尝试,才能不会自己被自己吓到,不会被狗头军师们劝退,被过来人的经验束缚。

祝所有读完这篇文章的小伙伴眼里永远都是目标和办法,而不是恐惧和困难。

想成事就得不断逼着自己去做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7PcwatjZsUQ3Mk5wqXCBtU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