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产能翻四倍! 看一条生产线如何激活新质生产力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包勇

机器在轰鸣,机器人、桁架机械臂、智能行车的操作行云流水,一盘盘铜管在一道道工序中自动加工、流转……3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绍兴诸暨店口镇的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亮股份”)连铸连轧盘管车间,探寻新质生产力。

眼前这条生产线,是海亮股份自主研发的低碳智能第五代连铸连轧盘管生产线(以下简称“第五代生产线”),也是海亮股份引以为豪的智能制造成果。

连铸连轧盘管车间 海亮股份供图

“生产线拥有近200项发明专利保护。”海亮股份浙江区域盘管事业部工作人员马启彪说,凭借“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该条产线在2022年获评“中国工业奥斯卡”——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项目奖。

第五代生产线的厉害之处体现在哪?经历了第三代、第四代生产线的马启彪脱口而出:“产能提高了,流程更加智能化,这也意味着更加低碳环保。”

以熔炼炉为例,第三代产线使用的是电炉,而第五代生产线采用竖炉,并使用燃气炉,不仅更加绿色低碳,产能与过去相比翻了近四倍。

“竖炉可以使用更多的再生铜,每多使用1吨再生铜,就能减少至少1.04吨的碳排放量。”马启彪还清晰记得,几年前一条生产线需要近百人才能达成生产需求,现在产能翻倍,人力却只需要之前的1/3。

桁架机械臂 海亮股份供图

马启彪看到的是第五代生产线带来的变化,而这背后,还有一群科研人员在不断探索与实践,让生产线变得更加先进。

李越,海亮股份研究院生产装备部部长,第五代生产线的设计者之一。“2017年立项,直到2019年才开始安装设备。”李越说,中间的两年都在进行生产线设计,分析每个生产环节,寻找提升空间。

其中,竖炉的设计是最难的,既要保证融铜产量,又要保证质量,还得减少能耗,需要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为此,设计团队大改方案不下5次,小改不下20次,添加了不少新的工艺。

“设计的重要性占到80%—90%,投产后便是不断磨合与微调,等生产线成熟后,2021年开始进行数字化改造。”李越将话题抛给了海亮股份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项目工程师赵能。

第五代生产线数字化改造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赵能的团队全身心扑在车间里,采集整条生产线每一个环节的数据。

“这个项目应该是行业内先行探索的,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每天差不多提取几十万个数据。”赵能挠了挠头说,当中碰到的问题真的很多,只能一个一个地想办法解决。

经过近两年的成数字化改造,如今,只要走进车间的控制室,通过大屏就能实时了解整个车间的生产情况,生产统计、成材率、发货量、存货周期、报废统计等数据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第五代生产线产品成材率提高4个百分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与综合成本均有大幅下降。

“铜加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制造业,相比于铜箔的微米级,芯片的纳米级,有色金属加工还是毫米级,但是毫米级不代表它就不用创新。”海亮股份联席总裁、研究院院长彭龙博士表示,要通过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

“去年刚刚引进了70多位博士,人才的厚度,将为技术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彭龙透露,未来将开发高精尖产品,包括新型材料、新型合金等,让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走出车间,记者看到一辆辆货车正在装货,这些铜管将分别被运送到空调制造企业、建筑公司等客户手中,走进寻常百姓家。

记者手记:车间里的两面墙

车间的一面墙上,展示了盘管生产部内螺纹管工艺流程,从原料电解铜到成品运输之间有诸多生产环节,通过对其中一半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有了第五代生产线。从这面墙,我看到了新技术激活的新质生产力。

从乡间地头走上世界500强,海亮集团为什么行?从另一面墙上似乎能找到答案——成功的阶梯被分为“我不会做”“我尝试做”……“我这就做”“我做到了”等八阶。从这面墙,我看到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有了人才的厚度,新技术正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已然成为海亮领先行业的“金名片”。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2Pyw1oSAvvY2XBthLal-Kc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