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中醫藥遇上AI/復刻名醫大腦 AI妙手開藥

上圖:在2020年服貿會服務機器人專題展區,一款中醫AI機器人為觀眾把脈,並提供體質檢測、健康諮詢等服務。\新華社;下圖:浙里名中醫傳承庫。\受訪者供圖

編者按

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數千年民族智慧的結晶。隨着大數據、AI等新技術飛速發展,「AI+中醫藥」融合程度越來越深,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元,AI中醫開方、雲上「望聞問切」、機器人抓藥、機器人針灸等科技感十足的技術和設備不僅應用於日常診療普惠大眾,而且有效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當傳統中醫藥遇上現代AI,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大公報》今起推出《中醫藥遇上AI》專題,帶讀者走進神奇的「數智中醫藥」領域。

看中醫就要找名老中醫,似乎是大多數人的慣性思維。千百年來,中醫主要憑藉個人經驗進行診療,傳承基本通過「師帶徒」的面授方式,不同流派間存在一定壁壘;在浩如煙海的中醫藥典籍中,也不乏艱澀難懂之作,僅靠人力,無法完整高效地學習。隨着「AI+中醫藥」的產業賽道逐漸升溫,現如今,在浙江中醫診療機構中,通過大數據、AI算法,雲計算,大模型等技術孵化訓練出來的數字孿生機器人已成為一個個「靠譜」的「名老中醫」,不但能夠數字抄方系統梳理,復刻「名醫大腦」妙手開藥,而且可以遠程授課、在線批註等,實現智能帶教,將名老中醫臨床經驗活態傳承,推動中醫藥由經驗醫學走向循證醫學。\大公報記者 王莉

在浙江省中醫院安吉分院門診室內,醫生賈聖喜一邊給病患把脈問診,一邊在國醫名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上鈎選相對應症狀。望聞問切結束後,點擊鍵盤,一張結合了國家級名中醫王坤根診療經驗的中醫處方就自動生成了。五分鐘後,根據病人實際診斷情況王坤根醫生在線發來了批註修改。

「這一平台很好地解決了時空問題,我們基層醫生不僅可以根據系統的AI運算,開出名老中醫的經驗方,還能在線得到批註。」賈聖喜說,在系統中,自己可以學到名老中醫的遣方用藥經驗,極大地提高了臨床診治能力。「AI技術實現了專家理念對基層醫務人員的賦能,達到遠程跟師學習,更重要的是基層老百姓不出家門即可享受名老中醫的貼心服務。」

浙江省中醫院信息科主任王偉介紹,國醫名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的核心,是該院牽頭開發的一款名老中醫數字孿生機器人。「我們創新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將15至20年來的電子病歷數據進行格式化導入,提煉總結出多位名老中醫診療經驗,用於數字孿生機器人的訓練和孵化。它能夠實時採集、快速分析診療數據,實現對名老中醫經驗的複製和再現。同時,機器人還可以遠程授課、在線批註等,從而實現智能帶教,將名老中醫臨床經驗活態傳承。」

據悉,目前該院已對胃痞病、慢性腎病、重症肌無力、面癱、肥胖五個病種的名中醫工作室進行數字孿生機器人訓練,從常見病、慢性病、疑難病、中醫藥適宜技術和治未病五個維度同步進行研究。「如國家級名中醫王坤根工作室針對胃痞病孵化的數字孿生機器人,目前在安吉縣中醫院落地試點。從統計數據來看,機器人開方與國醫名師王坤根開方的綜合相似度超過85%。當地醫生運用這套系統已成功開具胃痞病中藥方近百張。」

「數字抄方」 突破中醫藥傳承難題

「對於中醫來說,掌握知識只是基礎,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大量的臨床經驗,以及自身領悟。中醫藥的很多隱性知識到現在仍是一個『黑箱』。」名老中醫數字孿生機器人研發企業──杭州聰寶科技董事長顧高生認為,AI恰恰解決了「悟性」問題。「中醫藥本身就是極其龐大的數據庫,通過AI技術挖掘名老中醫經驗,將隱性知識通過AI深度學習技術複製出來,將中醫的辨證治療、理法方藥、因機證治轉化為高度可複製的系統。這樣一來,傳承方式不再局限於傳統師帶徒形式,而是變成『數字化抄方』和『智能化帶教』。」

「傳統的跟師抄方學習,需要記錄內容很多,難免遺漏重點,也缺少與病人交流的時間。」浙江省名中醫傅華洲工作室醫生潘宏怡作為「新手」對於中醫藥數字化傳承有着切身感受。「現在有了數字化平台,看診過程中可以解放雙手,與病人增加交流。通過系統開出的方子能及時得到老師的批註,工作之餘還能在系統上進行覆盤學習,對臨床水平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WihwD6wBTmbZgFk3LE-b-u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