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微医讯】三维可视、精准定位,智能导航机器人助力髌骨脱位修复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首次应用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完成一例髌骨复发性脱位手术,标志着医院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新突破,进入了智能、微创、精准、个性化手术时代。

▲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与关节镜系统的高度集成整合

患者受髌骨复发性脱位困扰多年

工作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来到第四医学中心就诊后

考虑到传统手术

切口大、恢复时间长

移植物股骨骨道的精准定位

完全依赖医生个人经验

误差较大

且需要多次钻孔调整

手术团队决定采用

最新的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

实现患者髌骨的精准修复

5分钟完成手术规划

三维可视全程观察

一个小孔减小创伤

此次手术由运动医学科魏民主任带领马宁、赵燕鹏副主任医师完成。该智能导航手术机器人系统由高精度的光学导航、高精度机械臂定位、术中三维成像和智能手术规划软件构成。导航和定位精度优于毫米级别,可以实现亚毫米级的精准骨道定位,手术切口大幅缩小至0.5mm,使得从“大开放手术”向“小微创手术”转变成为可能。

▲魏民主任正在沿着手术导航机器人规划的“定位点”进行精准的一次性钻孔操作

术中,手术团队运用智能的专用手术规划软件模块,在5分钟之内便完成精准的手术规划,股骨骨道定位全程在三维可视化显示屏中肉眼可见,彻底避免了传统手术“盲人摸象”、“隔山打牛”试错式操作的弊端,大大降低了额外医源性损伤的发生率;并在规划好的股骨“定位点”通过一次小小的钻孔,精准建立骨道,有效解决因传统手术反复多次钻孔造成骨道扩大松动、失败的难题。

▲手术规划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并提供了骨道的直观三维可视化显示

▲手术切口更小,无须反复剥离探查,对股骨髁周围正常组织结构干扰更小,恢复更快

▲股骨骨道入点的术中规划与术后对比

术后,通过三维CT影像证实

股骨骨道的“定位点”

包括入点、出点和方向

与术中规划完全一致

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在

支具保护下负重行走

也为术后快速康复提供了

良好的功能基础

运动医学科魏民主任介绍,智能导航机器人的应用对于骨科未来发展方向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复杂病例或者翻修病例,固定移植物的“定位点”可以躲避股骨内原有的固定物或移植物,避免额外的医源性损伤。具有智能、微创、精准、个性化的特征。

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

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是国内顶尖的运动医学与关节镜专科,在肌腱韧带损伤、关节软骨损伤、踝关节不稳、髋关节撞击、髋臼盂唇损伤、肩袖损伤、肩关节不稳等运动伤和训练伤的救治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feUD-69mHskmBNI7KampPP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