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科学驿站丨弘扬科学家精神 越来越多选手开始讲科学家的故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通讯员 李早花 罗静婷

图/主办方提供

“为什么荷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又会带来哪些伤害?”……

5月30日至31日,一场场充满趣味和科学内容的演讲在广东科学中心上演着。原来,这里是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由广东科学中心、广州科普联盟承办的2024年广州地区科普讲解大赛决赛现场。来自全市30个代表队的133名成人选手和39名中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了决赛的舞台上。

参赛选手最小只有7岁

从“揭秘AI学习之道”到“芯片的‘烹饪’方法”,从“大国重器之中国天眼”到“稻田里的插秧神器”,从“酒量不靠‘练’”到“独一无二的中药指纹”,再到“墨鱼开车需要戴墨镜吗?”“天花板的弹珠声”……选手的演讲内容或立足前沿科技,或讲述大国重器,或着眼时政热点,或贴合健康生活,兼具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公众在科普讲解中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

记者在现场发现,与往届比赛相比,为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今年越来越多的选手开始讲述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屠呦呦、袁隆平、于敏、蔡希陶、俞鸿儒……一位位科学家的科研故事从无声到有声,在科普讲解员们的生动诠释下走进公众心中,也进一步激发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此外,“小蛮腰为何能雷打不动”“回南天的魔法攻击”等更富本土化、特色化的科普内容也备受观众欢迎。

从高级工程师到大学教授,从养老院社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医护人员,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基层人员积极参与到科普讲解工作中,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独特的讲解技巧和生动的表现形式,为大赛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公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鼓励青少年走上科普舞台、展示自我,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次大赛联合广州市教育局,设立中小学生组,充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情,促进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入围决赛的39名中小学生中,参赛人员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他们的精彩表现也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评委:讲解形式越来越多元化

“选手们讲解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内容越来越精彩,而且主题选择上既着眼前沿科技,又贴近日常生活,这样的选题和内容更容易引发听众共鸣,能更好地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成人组大赛主评委、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典赞·2023科普中国”年度科普人物曹静点评道。

同时,中小学生组主评委、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督导、研究员廖雅琪也指出,此次大赛中小学生们的表现特别优秀,感受到了现在中小学生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普讲解的热情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弘扬。

经激烈角逐,来自黄埔区代表队的吕颜希等5位选手荣获大赛中小学生组一等奖,来自番禺区代表队的胡爱婷等6位选手荣获大赛成人组一等奖,并授予“科普使者”荣誉奖杯,大赛还评选出二等奖19名,三等奖30名,最佳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互动奖和最佳口才奖各1名。

本次大赛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为主题,旨在全市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升各科普基地、场馆、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普传播能力,培养优秀科普讲解人才队伍,吸引广大市民、科技工作者、青少年积极投身科学普及工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d43r0J-nTLdrRpbk4rz4d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