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物质结构与性质》——22、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  金属晶体与离子晶体

三、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前面了解了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等四类典型的晶体。而事实是,纯粹的典型晶体是很少的,大多数晶体处于四类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

1、过渡晶体

这里以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为例。

第三周期的元素(除Ar外),都有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下面是前几种元素的氧化物,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

从表中数据可知:

(1)这4种氧化物晶体中的化学键均不是纯粹的离子键,也不是纯粹的共价键,所以这些晶体既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也不是纯粹的共价晶体,而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

(2)Na2O中离子键成分多,偏向离子晶体,许多性质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同样,Al2O3、SiO2中共价键成分多,偏向共价晶体,通常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

(3)第三周期后面几种氧化物,P2O5、SO3、Cl2O7等都是分子晶体 ,离子键的成分更少,但与Al2O3、SiO2不同,其共价键并不是贯穿整个晶体,而是分子内,分子间则是分子间作用力。  

所有晶体都有过渡型。

2、混合型晶体

石墨就是一种混合型晶体。

(1)石墨晶体的结构

石墨晶体是一个层状结构。

层内:金刚石中C原子采用sp3杂化,石墨中C原子采用sp2杂化,每个C原子与另外3个C原子形成3个σ键,形成平面六元并环,键角120°。所有C原子未杂化的2p原子轨道发生“肩并肩”重叠,整个层内形成一个大π键,每个2p原子轨道有一个单电子,这些单电子可在整个C原子平面中运动。C原子之间的键长为142pm,由于大π键的形成,键长比金刚石中键长(154pm)短。

层间:层与层之间距离为335pm,不存在化学键,而是以范德华力结合。

(2)石墨晶体的类型与性质

层内的C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键长比金刚石的共价键短,其熔点比金刚石高,这类似共价晶体。

层内自由电子可以在层内平面中运动,在电场作用下可定向移动,所以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这类似金属晶体。但注意电子不能从一个平面跳跃到另一个平面,所以石墨的导电性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

层间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层与层之间相对易滑动,所以石墨很软,硬度很小,这类似分子晶体。

可见,石墨晶体可看作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混合体,称为混合型晶体。  

小结:

分子晶体:分子构成,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熔、沸点较低,硬度小,与水相似相溶,固态、液态不导电,部分溶于水时能导电,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范德华力大。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构成,有些还有分子,存在离子键,有些有共价键、氢键,一般熔、沸点较高,硬度较高而脆,但有些熔、沸点较低,硬度小,多数能溶于水,也有些难溶于水,不导电,熔融时能导电,能溶于水的溶液能导电,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构成,靠金属键结合,熔、沸点一般较高,硬度一般较大,但有些较小,不溶于水,但有些能与水反应,固态、熔融态均能导电,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小的金属键越强。

共价晶体:由原子构成,作用力为共价键,熔、沸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一般的溶剂,大部分固态、熔融时都不导电,有些是半导体,共价键键长越短、原子半径越小的共价键越强。

过渡晶体和混合晶体:同样,微观结构决定其性质。

感想:

通过四种典型晶体和过渡晶体、混合晶体的学习,可知,任何事物处于不断变化中。如,从氧化钠到七氧化二氯,离子键的成分逐渐减少,共价键的成分逐渐增多,其晶体类型也逐渐由偏离子晶体转化为偏共价晶体,再到分子晶体,事物总是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和理解事物要用动态的、变化的眼光,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xPilquUsjZKo-uCT1lTq2f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