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抱怨医疗需求“低频”,是因为你想错了

继续“医疗中间商”的话题,这是本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上回我们聊到,未来的就医成本不断升高。所谓的就医,是患者找到专科医生或专家治病。资本无力通过办医的方式,在供给端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我得到的一个判断是,未来医疗市场的真正机会属于医疗中间商

那么这个所谓的“机会”究竟是什么?什么又是医疗中间商?它为什么又能够抓到这个机会?

我想从互联网医疗的失败开始讲起。因为互联网医疗本来是最有可能成为医疗中间商的,但它走了一些弯路。而这些弯路的出现,可能是源于对医疗属性的误解。

1

互联网医疗做错了什么

作为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想要挑战这个行业里已有的巨头,他就必须要做出“颠覆式创新”,改变游戏规则。那么什么是“颠覆式创新”?

这一点我觉得周鸿祎总结的特别精准:要么更便宜,要么更方便。当然,又便宜又方便更好。

那么放到医疗里面,公立医院就是这个行业的巨头,社会资本或创业公司就是新进入者。而医疗领域的颠覆式创新一定是尖端科技吗?非得是“重磅”、“震惊”吗?

不是。只要能够让患者就医更便宜,或者更方便的或者医疗服务,这就是颠覆式创新。在我看来,医疗中间商是可以担此使命的。

但为什么以此为宗旨的互联网医疗却多年不见起色?这里当然有一部分来自管制的原因,但许久以来的反思让我愈发觉得,更多的事情是互联网医疗做错了。

互联网医疗直接聚焦于就医这个环节,多是从电子化就医流程或者医患在线咨询这些角度入手。表面上似乎大大方便了患者找到医生,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没有降低医疗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也无法降低患者的就医成本。

因为医患双方都对彼此一无所知,医生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还是需要一大堆检查,而患者想要了解医生还是需要依靠医生的一大堆支撑头衔。这与线下看病几乎一样,况且大多数互联网医疗真的行为也确实发生在线下。

实际上,互联网医疗和社会资本遇到的麻烦有些类似,都是想直接从医疗供给端着手解决问题,只不过一个是靠钱,一个是靠技术。而最终,他们都失败了。供给侧改革是政府要做的事情,社会力量要做太难。

2

医疗需求被误读为低频

在医疗领域都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多数医疗需求是低频的,这制约了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化,而创业者的突破应该寻找高频需求方向。但我觉得这个解释不对。

单纯就疾病治疗而言,不存在高频需求。有人会说医美、口腔这些很火,就是因为需求频率高。我稍微查了下数据,我国每年医美整形人次大概2000万左右,口腔诊疗人次是3.5亿。频率高吗?2017年“双十一”一天的包裹数量是13.8亿个,两个领域加在一起不够电商一天的零头。

那么医美和口腔火的原因是什么?我觉得是他们的知识门槛低,信息不对称没那么严重。换一个角度,消费者(或者患者)获取专业知识的成本比较低。而从医生的角度,他们解决的问题相对标准化,对患者的了解相对简明。

所以,医美和口腔的火爆不能证明医疗领域高频需求的存在,而是恰恰表明医疗领域的突破和发展是来自于就医成本的降低。或者你也可以把这理解成为知识鸿沟的弥合。

大伙可能注意到了,我刚才说的是就治病治疗而言,不存在高频需求。那么言下之意就是,从某种角度医疗是存在高频需求的。而这个角度其实取决于我们对医疗属性的理解。

大多数时候,医疗都被理解为治病。但在目睹了如此众多科技进步之后,我愈发觉得,医疗应该从更加广义和宏观的角度理解。具体的说,医疗其实是关于人类身体和生命的知识集合。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在说,知识成本推高了人们的就医成本。

当你把医疗理解知识集合以后就会发现,人们对它的需求频次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些需求大多数都没有被满足。

比如你昨天早晨晨勃了,今天早晨没有,这是为什么?比如你上班路上一直出虚汗,手脚无力,这是为什么?比如单位的午餐都是有肉有青菜有水果,可你不确定那些东西能不能和你的药一起吃?又比如你连着加了很多天班,身体究竟受了哪些影响,该如何调理?

这些都是来自医疗领域的知识要解答的,但有几乎没有被解答。实际上,这些也正是我所讲的医疗中间商应该承担起的职责,以及该抓住的商业机会。可是这样究竟能不能降低就医成本呢?

3

究竟什么是医疗中间商

终于说到这儿了,究竟什么是“医疗中间商”?其实关键在于理解,什么是“医疗中间”状态?

其实并不深奥,就是指一个人从健康状态到治病治疗中间的过程。仔细想想,大多数人并不是身体稍有不适就会去医院对吧,这种中间有很长的一个过程。下面我们来详细的拆借一下这个过程:

健康状态

不舒服(或身体异样):为什么会发生?

症状观察或数据监测,基于过往经验判断;

或者,需要做专业的检验或影像检查

数据解读:什么问题,是否严重

问题不严重,自我调养或药店买药;

如果严重,寻找专科医生

此时看医生的患者已经具备了病历资料;

以患者数据匹配医生数据,找到合适医生

二次诊疗意见,确定最终的治疗方案

患者进入医院进行治疗

康复,回归健康身体和心理状态

从健康状态到治疗状态中间的每一步,其实都是在帮助医疗机构筛选患者,同时又为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做准备。如果一个患者在这中间的每一步都积累了充分的数据,那他在进入医疗机构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而此时的医疗机构已经变成了专门治病的超级专业机构,效率当然也会更高。

这个流程也清楚的说明了什么是所谓的“医疗中间”状态。在这个“医疗中间”状态的每一个环节,其实也都是医疗知识的传递,信息不对称的削弱。或者说,医疗中间商其实也就是医疗知识的运载者。

实际上,医疗技术、产业和市场发展至今,医疗中间状态的每个环节都已经有了解决方案,只不过他们还没有充分发育成熟起来。那么谁能有效的配置资源,覆盖医疗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患者就医成本,谁自然最优可能掌控未来。

那么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呢?下次我跟大伙儿一块儿聊一个我觉得目前最接近“医疗中间商”的案例,通过具体案例来讨论一下医疗中间商的商业路径和前景。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21G112QS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