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新春雨医生”的诞生:重新定义在线问诊

这是医疗中间商系列的第六篇,写春雨医生是基于我今天刚刚看到的一份数据资料,很受启发。春雨医生变了,变化的核心是现在的春雨医生正重新定义了“在线问诊”的内涵和外延。

从医疗中间商的视角看,春雨医生正在从原来的线上轻问诊平台,转变成为综合型就医服务商。我后面会解释为什么叫“就医服务商”。

我认为这个转变给春雨医生带来的最大的机遇在于,不仅让轻模式重新展现了生机,而且极有可能带来商业变现的突破。不信?我们一起聊聊。

1

在线问诊问的是什么?

可以这么说,之前的互联网医疗成也在线问诊,败也在线问诊。

六年前,依托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在线问诊,并且凭一己之力造就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然而由于始终无法得到监管、市场和资本的彻底认可,在线问诊最终没有带给互联网医疗行业真正的前途。

重新思考这个问题发现,实际上,在线问诊一直被等同于在线看病。我之前就提到过,如果是这么定位,那么互联网医疗等于是直接在同公立医院竞争,而且是公立医院中的大医院竞争。这怎么可能有胜算。

如今,曾经是在线问诊最大追随者的春雨医生,身体力行改变了这个词儿的含义,在线看病真正逐渐变成就医咨询。什么意思?

问诊不一定是问病对吧,还可以问很多,比如要不要去医院,不去医院的观察期是多久,可以买哪些药,可以做哪些检查,可以在家中监测哪些身体指标等等。这些完全都可以由线上医生指导,而不一定非要去医院。

有人可能会说,那最后不还是有人必须得去医院嘛。对,但是你完全可以在线上找到一个同城医生,问问医生去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合适,需不需要去大医院以及就医的注意事项等等。

就算是患者真的向线上医生咨询疾病,那得到的也不是治疗,而是有关这个疾病本身的知识以及如何治疗的信息,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看病。

这些信息看似简单,但在之前,除了骗子横行的搜索引擎外,人们几乎没有常规渠道了解这些信息。互联网其实是让医生在临床之外,有了另一个可以输出自己医学知识的途径。

目前看来,这个服务可能只有春雨医生能做,几个原因:一个是平台大、覆盖广;第二是春雨医生一直坚持医生服务众包,医患之间几乎是实时交互,这是春雨医生与知识问答最主要的不同。

2

赋能医院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在线问诊之前不受待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被认为离医疗的核心太远,没有进入医院的围墙内。于是,曾有不少人尝试从医院内部着手,号称改造就医流程,试图插手医疗核心业务。

现在看来,这种尝试不怎么成功,而且我觉得改造就医流程也并不是真正的重点。这是春雨医生赋能医院给我的启发,就是互联网医疗涉足医院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直截了当的说,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在于信息的连接和数据的整合。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从健康、不适、生病、就医、检查、诊断、治疗到最后康复,整个过程的数据分散在各个终端。从院外到院内,到院内的各个职能部门,再到院外,数据是极其分散的。

能将他们串联起来的唯一载体,就是完成整个过程的用户和他们手里的手机。

为什么我说单纯靠线上挂号、手机支付等改造就医流程没什么意义呢?因为患者缺少指导的就医流程仍然会是忙乱和焦虑的。只有手机里一个医生虽然无法给予用户治疗,但可以给予用户如何更好治疗的建议时,整个过程才有可能真正高效起来。

有医生、有手机还不够,那么赋能医院的意义在于,春雨医生有机会实现这种从院外到院内再到院外的信息连接。进入医院改造流程不是目的,连接才是。只有做到信息连接,才有可能实现数据整合。

数据整合的意思不是春雨医生真的要去记录获取用户数据,而是只要触达到产生这些数据的终端,让用户能够查询到各个数据就可以了。

这不就是腾讯老大哥正在干得事儿嘛。微信没有非要获得用户的医保数据对吧,而是只要用户能够通过微信查到医保数据就可以了。这就是连接的意义嘛。

3

商业变现的时机可能真的来了

说白了,其实春雨医生的变化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以前想给用户看好病,现在是想更好的帮用户看病。

这个变化的最大意义是将互联网医疗从实体医疗机构的敌人,变成了合作伙伴。互联网医疗不再是通过线上问诊抢夺线下医疗机构的病源,而是通过就医服务向各类医疗机构分发病人。

如果后面这一点还没有实现,我觉得,至少是春雨医生这个新的变化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变化将春雨医生从治病与医保的纠结中解放出来。因为在医院看病是有医保支付的,如果在线上看病是没有医保支付的。对线上问诊而言,这始终是个巨大而几乎无解的劣势,现实中医保不可能覆盖线上问诊。

变成就医服务就不一样了,医生在线上提供的可以是关于疾病的信息,也可以是关于就医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什么?我前面说了,这是医生的知识。我们这个时代的用户,对知识服务的热情已经越来越高了。

比如前两天爆出IPO计划的逻辑思维,现在利润已经过亿,估值已经超过70亿人民币了。那你说医疗里的知识付费不强?事实上,在20-40岁的人群中,付费用户以显著多于不付费的用户。

在我看来,未来就医服务商的商业变现就应该直接来自用户付费。也就是,国家医保去保障治病、救命的事儿,而健康管理、获取就医信息、疾病知识是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身体应负的责任,理应自费。

用户付费是就医服务商在前端商业变现的途径,而后端信息连接、数据整合则有可能提供另一个变现的途径。这个变现路径就是向检查检验机构精准导流。

向医疗机构的导流,难道不会出现类似莆田系的情况吗?我觉得向检查检验机构导流不一样。因为检查检验项目的过程是非常明确和标准化的,比如你就想验个血,检验机构非让你做个核磁,你肯定不做对吧。

所以我觉得,未来医疗业态会越来越“分业”,医院、医生会越来越专注于治病,服务会越来越值钱;而检查检验这些非治疗的过程会逐渐从医院里分化出来。医疗越分业,标准化就会越高;标准化越高,就越适合导流。

下次我们聊下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独立第三方医疗机构,尤其是检查检验机构的推动因素究竟是什么?是结果互认吗?下次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20G061YH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