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水火无情,但同样人类的生存又离不开水与火。
水就不必多说了,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
而火也对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火焰的话,只怕古人类未必能够从野兽中脱颖而出。
那么话说回来,如今的我们想要取得火焰,实在是再容易不过了,打火机、天然气都可以让我们随时随地地使用火焰。
人类到底是什么时候接触到火的?
这是一个困扰了无数学者的问题,或许是在一场火山爆发后,又或者是雷电引起的火灾?
反正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间点,人类从自然界中认识到了火,并发现了火的作用!
有了火,人类将不用再畏惧虎豹这些猛兽,有了火,人类可以吃到更加美味,也更加有营养的熟食,有了火,在寒冷的时刻,人类也可以保证自己不被冻死!
正是因为火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为人类带来火的人都是英雄,比如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又比如被华夏尊为人祖的燧人氏。
只不过不同的是,在西方神话中,普罗米修斯是从天上到来了神火,而在中国的神话中则是中国的先民们发明了钻木取火,以及用燧石取火。
钻木取火,即用一根硬木棒对着一块比较软的干木进行摩擦,从而引发火星,取得火焰。
火石,便是找到那些特殊的容易引发火花的两块石头相撞,从而得到火。
这两种方法,谁先谁后已经无从得知,但可以确认的是,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
可是话说回来,无论是钻木取火还是用火石打火,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而且这两种方法虽然是人工取火,但其实也是要看老天爷的。
毕竟,这两种比较原始的取火方式所得到的也只是火星而已,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天干物燥的时候,成功率自然会大一些。
但如果碰上了阴雨天,空气湿润,那点火星只怕还没有来得及引火,就已经被扑灭了。
再者,在那个生产力极端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要费时费力的现场取火。
所以,在可以人工取火之后,如何保存火种,就成了一个新问题。
如果大家对先秦历史有所了解,那么应该知道,楚人的祖先曾在西周时期担任过火师一职。
火师,顾名思义,就是管火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据说楚人是火正祝融的后裔,而作为这位火正的后人,在正式建国之前也一直都是和火打交道,而他们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保存火种。
史书记载,当年周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时候,熊绎就是在宫殿外负责看守篝火的。
篝火这就不用多说了,升起一团火后,不断地往里面添加干柴,防止火焰熄灭,这是远古时期保存火种最常用的办法。
这事比较麻烦,必须时时刻刻有人看守,否则火焰不仅会熄灭,甚至还可能酿成灾祸!
另外,不停地添加干柴,也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得起的。
要知道,由于古代大部分的建筑都是以木为架,以草为盖,一旦碰上了火焰,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可是话说回来,贵族自然可以找出专门的人手看篝火,那么普通人呢?他们又要如何保存火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廉,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你怎么能够保证灰烬里的火星不会彻底被熄灭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句话真的是至理名言。
伴随着中国先人青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取火技术也得到了改善。
至少在西周时,当时的中国先人已经注意到了凹凸原理。
根据史书记载,他们会特意打造出一些凹面的铜镜,然后再通过铜镜来聚点阳光,点燃火焰!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阳燧”。
相比于以往的取火方式,该方式确实方便了不少,但弊端也依旧明显。
首先还是要考虑天气,如果阴天下雨是用不出来的。
其次是成本太高了,铜本来就是贵金属,再加上还要特意打造,其价钱属实不便宜,至少跟普通老百姓是无缘的了。
那么,有没有既方便又稳妥还便宜的取火方式呢?
在不少古装剧中,也经常看到和打火机类似的火折子,那么火折子又是如何制造的呢?
将薯蔓放在水中浸泡,直到发肿后再拿出来锤扁,然后再和棉花芦苇这些易燃物一同浸泡,再吹扁晒干,加上硝石硫黄松香等物后,晒干之后拧成绳,再放入用针扎有几个小孔的竹孔之中就可以了。
应该说,这是古代最方便的取火方式了。
当然了,除了这些新型的取火方式外,远古流传下来的火石取火也得到了改进。
至少在西汉时期,“火镰”就已经普及了。
火镰与火石碰撞发热,用产生的火花点燃火绒,得到火焰。
另外,在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皇宫里还出现了原始的火柴,可惜的是,由于中国化学发展停止,使得中国到底也没有产生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火柴。
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遗憾的事情。
火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火种的出现可以说是让社会进步了一大截。
古人这一系列的取火方式凝聚着巨大的智慧,而那个时期的“火折子”也流传了下来。
如今我们也能看到一种类似于“火折子”的打火机,不难看出,先辈们的智慧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