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波音公司事故频出名利两失 美国载人航天前路漫漫

羊城晚报周末特约主笔 谢不明

近期,2名“流浪宇宙”的美国航天员引起了全球关注。他们原计划在国际空间站待上一周,却不幸遭遇变故,至今已在太空中滞留了一个多月。

事故频出

滞留的2名航天员从年龄到经历都非常“资深”。61岁的威尔莫尔和58岁的威廉姆斯在太空中累计停留时间高达500天。航天员的能力和经验都毫无问题,问题出在交通工具上。

2名航天员是6月5日搭乘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到达国际空间站的。这艘航天飞船可能得改名叫“漏气客机”,因为它从准备发射开始,就一直在发生气体泄漏。早在5月6日和5月17日就已经因为漏气推迟发射任务,其在前往空间站的路上和进入太空轨道之后又多次出现氦气泄漏。

氦气负责在失重环境中为航天器的机动提供动力,少了氦气就相当于少了推进剂。好巧不巧,“漏气客机”在接近空间站时,28个小型推进器中又有5个失灵,导致停靠时试了两次才成功。目前“漏气客机”已彻底“歇菜”,美国航天局和波音公司的工程师只能在地面上对其进行遥控修复。

滞留航天员目前状态不错,他们在7月10日举行了一场简报会,声称对安全返航信心满满,威廉姆斯甚至还表演了一个后空翻。空间站目前虽然已经有9名航天员,但食物和饮水充足,生活物资不成问题。依靠备份系统,“漏气客机”和空间站的对接停留时间可达90天,波音公司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来修复问题。就算不能及时修复,美国航天局也可以求助于马斯克的“龙”飞船或者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出手搭救。

名利两失

对于波音公司来说,他们肯定不希望由竞争对手来解决自己制造的麻烦。2014年,美国航天局开始与私人企业合作研发商业载人航天,迄今为止只选择了两家合作单位:波音公司和马斯克的Space X。2020年,Space X的“龙”飞船率先将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截至今年3月已经帮助美国航天局实施了9次载人飞行任务。火箭发射已然成为马斯克的新摇钱树。

波音公司这边的进展却是坎坷不断、挫折重重。2019年12月,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进行了第一次不载人试飞,没能进入轨道与国际空间站对接。为此,波音公司花了3年时间、耗资6亿美元才解决了相关技术问题。2022年5月,“星际客机”的第二次不载人试飞在重重故障中勉强与空间站对接成功。

“星际客机”的载人首飞时间也不断延迟,2023年6月就宣布因技术原因推迟,这一推就是一年。上文提到,今年5月因为漏气推迟,6月1日又因为地面系统故障推迟一次,6月5日勉强发射成功,又出现无法返航的情况。载人项目的一再延期和问题迭出,让波音公司额外增加了15亿美元成本,项目盈利遥遥无期。

比损失黄金更要命的,是市场信心也在逐渐下降。近年来,民用飞机出现一连串事故,波音公司本就已经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航天领域的屡次失败,会进一步加剧波音公司在航空领域的不良口碑。

前路漫漫

美国航天局本来计划在“星际客机”载人首飞成功之后,将波音公司认证为另一家能执行常规商业载人航天任务、定期运送航天员往返空间站的美国私企。目前来看,这项计划只能推迟,获得认证的企业仍旧只有Space X一家。

自从1961年自由7号飞船将第一位美国人送上太空之后,60年间,美国载人航天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官办自营到私企承包、飞船到飞机再到飞船的周期发展。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阿波罗号登月成功,标志着载人飞船技术和太空探索达到第一个顶峰;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航天飞机技术迅猛发展,但远未及预期的复用率、高失事率和庞大的成本投入,最终让美国人告别航天飞机时代。

2011年开始,美国航天局从自营者变为外包商,以投资模式鼓励私企开发新一代载人航天技术,回归航天飞船模式。十年间,堂堂世界第一大国竟然没有能力自己送一名航天员上太空,每次都要搭俄罗斯“联盟号”的便车,单人单次“船票”票价超过8000万美元。如今,美国航天局扶持的“龙”飞船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不争气的波音始终在拖后腿。美国载人航天要想重回顶峰,仍是前路漫漫。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7bZ_qbFgGkAyRmPWxf28D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