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Model X “自动驾驶”失效,华人工程师命丧高速@Tesla车主,为了家人和他人的安全,请谨慎使用

点击“大奥村阿铁”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着电动车科技,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第一时间去体验这些新科技,但是近期出现的多起无人车撞人事件和自动驾驶带来的事故也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是否对于科技的依赖性是否太过了。

3月30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证实,一名38岁的华裔男子,使用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后,失控撞上加州公路上的隔离栏。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昨天证实,一名38岁的华裔男子Walter Huang,使用特斯拉汽车的"自动驾驶Autopilot"功能后,失控撞上加州公路上的隔离栏,送医后不治身亡。

据报道,38岁的黄伟(Walter Huang)是苹果公司的技术工程师。3月23号上午9点30分,他驾驶一辆特斯拉Model X汽车,在加州山景城101公路上,失控撞上隔离栏,车子起火燃烧,随后一辆马自达汽车和一辆奥迪轿车,又从后方撞上特斯拉汽车。

遇难者的家属和朋友还透露,38岁的Huang在生前曾多次抱怨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存在问题,在行驶时总是转向101高速公路上的同一个障碍物。

家属表示Walter Huang抱怨这一问题有7到8次,还曾将Model X开到经销商那儿,向经销商抱怨这一问题,但在经销商那儿他们不能重复这一问题。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目前正在对这一事故进行调查,在家属提供车主生前多次抱怨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的问题之后,他们也已开始调查车祸发生时是否处于Autopilot自动驾驶辅助模式。

按照特斯拉的说法,当时失事汽车使用了自适应巡航(Autopilot)控制,跟随距离被设定为最小。在驾驶过程中,车载电脑检测到驾驶者的手未放在方向盘上,曾多次提醒驾驶者恢复手动操作。但他在撞车前6秒,都没有把手放到方向盘上。

特斯拉认为,在撞击发生前,驾驶者大约有5秒的反应时间和150米范围的无障碍视野,但行车记录没有显示任何操作,因而导致车辆直接撞上了隔离的水泥墩。

特斯拉公司重申,支持使用"自动驾驶"的立场,并表示"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是其他汽车的10倍。此前,特斯拉汽车也曾经在"自动驾驶"状态时发生车祸,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正在对这起事故展开调查。

Autopilot究竟存在哪些技术局限性

这已经是特斯拉第二起自动驾驶致死事件。2016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死亡事故。事发前,车主joshua Brown同样是打开了Autopilot功能并放弃了对车辆的控制,最终由于没有观察到前方出现的卡车而出现事故身亡。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等部门事后在经过6个月的调查后,认定特斯拉Autopilot系统不存在缺陷。

2016年的事故,是全球首例引起广泛关注的Autopilot致死事故,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的调查结果虽然没有发现该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但是同样也指责了特斯拉在宣传Autopilot功能时使用了“自动驾驶”等夸大词汇,从而容易使一些胆大的司机误以为这个系统就是无人驾驶,从而放弃了对车辆的控制。

该事故之后,特斯拉升级了Autopilot程序,即当用户双手离开方向盘一定事件后,系统会通过仪表盘闪烁提醒图表,发出警示音等措施提醒司机接管车辆,而如果司机仍然拒绝接管车辆,Autopilot功能就会解除。与此同时,特斯拉在全球各地对其进行宣传时也采用了自动辅助驾驶等词汇,避免引起误解。

业界认为,特斯拉最新版Autopilot 2.0系统在纵向控制方面的表现更加成熟,与辅助转向有关的功能还有完善空间,毕竟从驾驶员的反馈那里我们也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同时,受制于功能限制,目前的Autopilot2.0无法直接移植到城市环境使用。虽然它可以顺利开启(一次2分钟、一次3分钟),但城市中有走向复杂的车流,需要通过没有车道线的红绿灯路口,车与车间距更近,都暴露出系统对城市驾驶习惯还需要学习。

而从技术来分析,我们也能得知,眼下的特斯拉Autopilot功能,依然存在着依靠现有技术无法解决的应用场景,所以,诸多的事故之后,为什么特斯拉会一直强调:“驾驶员在开启Autopilot系统时,并没有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以随时应对紧急情况。”

因此,在完全自动驾驶实现之前,还是不要盲目信任所谓的“自动驾驶”系统,才是最好的选择。现在奥克兰大街上以Tesla为代表的电动车越来越多,如果你朋友就是这类车的车主,请尽快提醒他们对自动驾驶的谨慎使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02A19MZW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