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一颗糖块压碎成细小的糖粒,一个糖粒就是一个分子。( )
(2)分子很小,借助放大镜才能看到。( )
(3)在远处就可以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4)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5)用力挤压铁丝时,分子之间只存在斥力;用力拉伸铁丝时,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
(1)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红墨水逐渐散开,如图(a)所示。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该现象说明 。
(2)如图(b)所示,紧压在一起的两铅柱下能悬挂大钩码而不分开,说明 ;如图(c)所示,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说明 。
3.已知一滴水中大约有2×1021个水分子,地球表面积约为5.1×1014m2。若将这些水分子平摊到整个地球表面,1cm2大约能分到多少个水分子?(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在学习扩散现象时,小明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放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后,在同一时刻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1)这个实验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2)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他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3)小华在操作时,没有观察到预期的现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5.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不断撞击容器的器壁,因此形成了气体对器壁的持续压力,进而产生一定的压强。
(1)有一容积不可改变的密闭容器,若要增大该容器内部的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可以采取的方式是 。
(2)采用这种方式的依据是 。
6.根据下图(a)(b)(c)推测的结论可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请分别将它们与下列选项配对。
A.阳光下尘土飞舞
B.摩擦后的梳了吸引小纸屑
C.花香四溢
D.空气可以被压缩在钢瓶中
E.海绵容易被压缩
F.包饺子用的面皮粘在一起
(1)图(a):抽去玻璃片后,两瓶气体会混合在一起。能与之配对的现象是 。
(2)图(b):用力向上拉玻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能与之配对的现象是 。
(3)图(c):酒精与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能与之配对的现象是 。
实验器材:细铁丝、棉线、肥皂水(将少量肥皂溶解于水中,也可以用洗衣液或洗洁精溶解在水中)
实验步骤:
(1)先用细铁丝做成一个圈,在圈中间松松地系上一根小细棉线,如图(a)所示。
(2)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浸一浸,使肥皂水留在上面,如图(b)所示。
(3)用手指轻轻地碰一下棉线左边的肥皂液膜,观察发生的现象。
用笔画线表示细线,用阴影部分代表肥皂液膜,在图(c)中画出你观察到的现象,并尝试用本节的知识进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