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工智能简史》

总评:在人工智能发展令全球瞩目的当下,这本有丰富素材和独特视角的《人工智能简史》把科学的故事讲得富于思想性,把技术的问题讲得颇具趣味性。

1957年,司马贺(Herbert Simo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预言十年内计算机下棋会超过人类,可是一直到1997年,也就是整整四十年后,下棋程序“深蓝”才打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到了2016年,AlphaGo打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2017年,AlphaGo以三比零战绩胜过柯洁。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计算机下棋已超过人类,尽管比司马贺预言的年份晚了至少五十年。

人工智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终于壮大成今天这样多少有些令人生畏的一股力量。回顾人工智能的思想与技术、探索者与创造者的历史,正当其时。

尼克以灵活、轻松的笔调写出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人物、故事以及思潮起伏。他特别重视对具体的思想家、科学家、学者的刻画,轶事、趣闻像撒胡椒面一样为整本书“提味”,与一般人的预期相反,就叙事的有趣程度而言,《人工智能简史》简直不像是一本讲科学技术的书。

魏根鲍姆在20世纪60年代就设计了一款叫ELIZA、扮演心理医生角色的“聊天机器人”,原理简单,就是在词库里找匹配关键词的语句作为输出,结果好多人跟它“聊”过后都跟真见了心理医生一样心情沉重。魏根鲍姆的女秘书也对ELIZA上了瘾,每次对话的时候都把别人指使开,免得为流露真情而尴尬。有个公司老总跟它“聊”了,还以为终端另一头有个真人,临走在电脑上打了一句“给我打电话,号码4101850”,结果对方未回复,把他气得够呛,其实是他最后一句话没打句号,机器不是傲慢,是一直在等他结束输入呢。这或许就是人们与人工智能最初的亲密接触。

书写有趣,但并不意味着它就缺乏深度,事实上,作者在计算机科学与哲学领域浸淫多年,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远胜过一些科普畅销书作者。他在书中说过:“实在不解为什么波斯特洛姆(《超级智能》作者)和赫拉利(《未来简史》作者)的书会成为畅销书。这不是他们的原创观点,他们从中衍生出来的东西既无深度也无趣。”

自然,不是所有读者都能理解书中谈到的思想和技术方面的细节,但其内容对读者的思维模式一定会有冲击。举一个人们针对人工智能最常提出的问题为例:机器能思维吗?尼克对此的回应是,那么,潜水艇会游泳吗?喷气式飞机会飞吗?我们现在习惯说飞机会飞,但那只是在比喻意义上的,至少飞机的“翅膀”是不会扇动的。所以,图灵会说,问机器能否思维,本身就问错了。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地完成人类曾经认为机器无法实现的事,现在谁都无法判断它未来会达至怎样的境界。图灵在1950年写道:“我们只能看到当下,但看见的这些就够我们忙活的了。”作者尼克认为,这就是实干型科学家与揣度型历史学家的区别。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71217C01TR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