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试题解析16
1.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KClO3和NaClO。
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MnO2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
(2)b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____(填标号)。
A.Na2S
B.NaCl
C.Ca(OH)2
D.H2SO4
(4)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干燥,得到KClO3晶体。
答案:
(1)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2)水浴加热
避免生成NaClO3
(3)吸收尾气(Cl2) AC
(4)过滤 少量(冷)水洗涤
分析:
实验的目的是制备氯酸钾和次氯酸钠。
实验原理是,在较高温度下,氯气在K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
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粉末共热,制备氯气,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洗气,除去其中的HCl,以免在后面的装置中与碱反应。
在b装置中,在加热的情况下与KOH溶液反应,制备氯酸钾。
在c装置中,在冰水浴中与NaOH溶液反应,制备次氯酸钠。
在d装置中,除去多余的氯气,防止其污染空气。一般可用还原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吸收氯气。
从溶液中得到氯酸钾晶体的方法是,将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少量冷水洗涤、干燥。为了减少晶体的损失,采用少量冷水洗涤,减少其溶解的量。
2.四氯化锡可用作媒染剂。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备四氯化锡(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关信息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
(2)用甲装置制氯气,MnO4-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将装置按如图连接好,检查气密性,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__(填现象)后,开始加热丁装置,锡熔化后适当增大氯气流量,继续加热丁装置,此时继续加热丁装置的目的是促进氯气与锡反应;_____________。
(4)如果缺少乙装置,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己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除去未反应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B.防止空气中CO2气体进入戊装置
C.防止水蒸气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水解
D.防止空气中O2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使产物氧化
(5)某同学认为丁装置中的反应可能产生SnCl2杂质,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测是否产生SnCl2的有________。
A.H2O2溶液
B.FeCl3溶液(滴有KSCN)
C.AgNO3溶液
D.溴水
(6)反应中用去锡粒1.19 g,反应后在戊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2.38 g SnCl4,则SnCl4的产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答案:
(1)蒸馏烧瓶
(3)丁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
使SnCl4汽化,利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AC
(5)BD
(6)91.2%
分析:
实验目的是制备四氯化锡。实验原理是用金属锡粒与氯气加热反应生成四氯化锡。
在甲装置中使用高锰酸钾晶体和浓盐酸制取氯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其中的HCl,以免干扰后面的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氯气,防止生成的四氯化锡水解。
在丁装置中,氯气与锡粒共热,生成四氯化锡气体,气体进入戊装置的试管中,在冰水冷却的情况下,冷凝为四氯化锡液体。球形冷凝管可以冷凝回流四氯化锡。
己装置中的碱石灰可以除去多余的氯气,以防止其污染环境,同时可以阻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中,导致四氯化锡水解。
实验中用氯气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其干扰反应。锡与氯气的反应需要加热,同时生成的四氯化锡是气体,可以在装置戊中收集。
+2价Sn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3价铁离子氧化、也可被溴水氧化,所以可用氯化铁溶液、溴水检验其生成。
用去锡粒1.19 g,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可生成四氯化锡 0.01 mol,实际生成四氯化锡2.38g,则其产率为:
欢迎点赞 关注 留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