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大数据时代的共赢

日前,《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称“大数据杀熟”、“大数据看人下菜”,引发我长久的深思,在如今这样的大数据时代,商家应该如何利用大数据达到与消费者共赢的目的呢?

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大数据,不是想着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个性服务,而是谋划着如何利用打探来的消费者财力、心理、健康情况,最大量地榨取用户的钱财。如某些打车软件,大数据会帮助它收集用户打车的频次和数额,软件用户根据这些信息任意抬高打车大户的费用,他们往往还心安理得地说,他多的是钱,多赚他一点也无所谓,况且像他那样的人也比较大度,不会为这么点钱来找我们的麻烦。这一说辞得到了商家一致的效仿,在广大的国民心目中,始终存在一个“均贫富”的思想,很多人也认为这一做派没什么不妥。

其实这一做法在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首先,它破坏了社会道德生态,撼动了诚信机制。中国自古及今,做生意讲求“童叟无欺”,这种利用大数据牟利就是见缝插针的欺诈,让社会风气更加败坏,且这种破坏性面更广、更隐蔽、更让人猝不及防,因而让人产生巨大的安全缺失感,人们不禁从心里生出一种悲愤的声讨:这个社会真是礼崩乐坏到无以复加了。

其实,这种变相欺诈对商业来说,如同心理学上的“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这个“引爆点”就在于,人们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反正大家都是这么昧着良心干,也不多我一个赚昧心钱的,结果,真应了那句话,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没有人可以置身商业交易之外,结果到处是欺诈事件的发生。

再者,由于很多人都有被骗经历,所以大家不再相信别人,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也会有很多人持狐疑态度,导致很多商业运作无法进行,给搞活经济、促进社会供给侧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所以从商者利用大数据搞些小动作,收取不正当的小钱,结果却失掉了可以赚得的大头,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短视行为。

其实,很多做大生意赚大钱的都是有良心的厚道人,靠耍手段欺骗顾客赚得的只会是小钱,且他的营生不会走得太远。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一定要有一种情怀,那就是让顾客获得快乐和满足,顾客满足了,生意便可继续,并且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若把顾客宰杀疼了、苦了、怕了,还会有顾客上门吗?没有顾客了,还会有生意吗?商道中,从来都是双赢,只有顾客笑了,商家才有走下去的路,若是顾客哭了,商家的路也就断了。

大数据时代为商家精准、多维、个性化服务顾客提供了保障,顾客也愿意为此埋单,接下来就看商家如何抓住机遇,将商业化向人性化、多元化迈进,在这一过程中,顾客得到享受性消费,商家占领更多市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427B182D8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