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动物界全系列】金小蜂科—柄腹金小蜂亚科(中)

金小蜂科—柄腹金小蜂亚科(中):尖腹金小蜂

(4)大痣金小蜂属

大痣金小蜂属(学名:Sphaeripalpus)是属于柄腹金小蜂族下的一个属。

糙腹大痣金小蜂

糙腹大痣金小蜂(学名:Sphaeripalpuslacunosus)是金小蜂科大痣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a.形态特征

雌:体长3mm左右。体暗蓝绿色。触角柄节、梗节暗蓝绿色,鞭节褐色。足基节暗蓝绿色,中足第一转节暗蓝绿色,前、后足转节和中足第二转节暗褐红色,腿节基部2/3暗蓝绿色,腿节端部1/3,端跗节淡褐色,其余足节褐红色。翅透明。前翅基脉无色,其余翅脉淡褐红色。

头前面观宽为高的1.3倍;触角窝唇基下端距小于触角窝中单眼距(14:17);下脸中央不明显隆起;唇基表面具刻点。侧面观头高为长的1.8倍;颚眼沟完整,颚眼距为眼高的0.3倍。背面观宽约为长的2倍;上颊长为眼长的1/3,上颊外边几乎直。触角柄节长为眼高的0.6倍,略侧扁,上端不达中单眼;梗节加鞭节为头宽的1.05倍;梗节细于第一索节,短于第一索节(3:5);各索节约等长,长略大于宽,节间紧凑;棒节长为宽的3倍,微毛区伸达第二棒节基部。感觉毛不明显;触角毛丰富,平伏在触角上。中胸盾片宽为长的1.35倍,长于小盾片(30:24)。小盾片横沟深而完整、沟后片具均匀刻点。小背板具刻点。并胸腹节中域具刻点,前部具纵脊,后部皱褶;无中脊和侧褶;气门沟浅。前翅基室端部散布几根毛,后缘开放;基脉外透明斑后缘开放;缘脉后和径室的翅毛较稀疏;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6倍,缘脉长为痣脉的1.1倍;痣宽大于长。腹柄宽为长的2倍,前部高,前缘和后缘均具脊。柄后腹极弓,具明显刻点(图64)。 [1]

b.分布范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普通大痣金小蜂

普通大痣金小蜂(学名:Sphaeripalpusvulgaris)是金小蜂科大痣金小蜂属的一种动物。

a.形态特征

雌:体长2~2.5mm。体蓝绿色。触角柄节大部蓝绿色,基部淡褐黄色,梗节暗蓝绿色,鞭节褐色。足基节蓝绿色,腿节基部一半蓝绿色(中足浅)、端部暗褐黄色,其余足节褐黄色。翅透明,前翅基脉后部暗褐黄色,前部无色,其余翅脉暗褐黄色,痣棕色;

头前面观宽为高的1.3倍;触角窝中单眼距大于触角窝唇基下端距(14:12);下脸中央微微隆起;口上沟深,唇基表面具网状微刻纹,唇基下端左齿外侧略内切形成一小齿。头侧面观高为长的1.75~1.8倍;颚眼沟完整,颚眼距为眼高的0.3倍。背面观头宽为长的2.25~2.3倍;上颊外边圆滑,长为眼长的1/5;POL略大于OOL(9:7)。触角柄节侧扁,长为眼高的0.55倍,上端不达中单眼;梗节加鞭节为头宽的1.1~1.15倍;梗节明显短于第一索节(4:5)(图68);第一索节长大于宽(5:3),第二至第四索节长略大于宽,第五、第六索节近方形或第六索节宽略大于长;棒节长为宽的3倍,短于末3索节之和,微毛区伸达第一棒节端部1/3处。索节和棒节各节具两排感觉毛;触角毛粗而硬。前胸背板具粗大刻点。中胸盾片宽为长的1.75倍,和小盾片等长。小盾片横沟完整,沟后片具均匀刻点。小背板近似光滑。并胸腹节中域具均匀小刻点,无中脊和侧褶;并胸腹节颈半圆形隆起、光滑;气门沟浅;胝毛较稀。胸腹侧片前缘无斜脊,其三角面具刻点。前翅肘脉完整;基室仅端部具毛;基脉外透明斑后缘关闭;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45倍,缘脉长为痣脉的1.4~1.5倍;痣宽略大于长。腹柄具均匀刻点,长宽约等,前部较窄。柄后腹长约为宽的1.4~1.5倍,约和中躯等长。本种触角柄节有时基部大部褐黄色,足腿节有时浅棕色五金属光泽或大部蓝绿色,前翅基脉有时五色。

雄:未知。

b.分布范围

河北、辽宁。

(5)刻柄金小蜂属

刻柄金小蜂属(学名:Stictomischus)是属于柄腹金小蜂族下的一个属。

糙刻柄金小蜂

糙刻柄金小蜂(学名:Stictomischusalveolus)属于动物界、膜翅目、金小蜂科、刻柄金小蜂属。

a.形态特征

雌:体长3mm。体蓝绿色。触角柄节蓝绿色,梗节和鞭节黑褐色。足基节蓝绿色,腿节除端部1/4褐黄色外蓝绿色,端跗节棕色,其余足节褐黄色。翅透明,基脉无色,痣棕色,其余翅脉暗褐黄色。

头前面观宽为高的1.3倍;触角窝中单眼距略大于触角窝唇基下端距;唇基小,其上具弱刻点。侧面观头高为长的1.7倍;颚眼沟不清晰;颚眼距约为眼高的1/4。背面观头宽为长的2.3倍;上颊长为眼长之半,上颊外边向中会聚弱;POL等于OOL。触角柄节略长于眼高之半(12:22);梗节加鞭节为头宽的1.3倍;梗节长为第一索节之半,第一索节长为宽的2倍;索节均长大于宽,向端部逐节略缩短、变细,第六索节长为宽的1.7倍;棒节略长于末两索节之和,微毛区仅达第三棒节基部。

中胸盾片长为宽的0.7倍,长于小盾片(25:20)。小盾片沟前域具网状刻纹,沟后片后部具纵脊。并胸腹节中域具刻点,中脊锋锐、完整,无侧褶;气门沟深;胝毛长。胸腹侧片前缘具粗壮斜脊,其三角面凹陷。中胸侧板除翅下光滑三角区外刻点粗糙。前翅基室基部光裸,基脉外透明斑呈狭长带状;后缘脉长为痣脉的2.3倍,为缘脉的1.6倍,缘脉是痣脉的1.4倍;痣宽略大于长。腹柄长为宽的1.6倍,前部窄,窄小的前部之后向两侧突出。柄后腹长为宽的1.9倍;柄后腹第一节背板长于柄后腹全长之半(33:55)。

雄:未知。

b.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新疆。

亮刻柄金小蜂

亮刻柄金小蜂(学名:Stictomischusnitens)是一种生活在云南迪庆州的昆虫,刻柄金小蜂属。

a.形态特征

雌:体长3mm左右。体亮蓝绿色。触角柄节基部1/3褐黄色,端部2/3蓝黑色,具金属光泽;梗节和鞭节黑褐色。足基节亮蓝绿色,腿节大部蓝绿色,端部褐黄色,端跗节棕色,其余足节褐黄色。翅透明,除基脉无色外翅脉均呈浅棕色,痣色深。

头前面观宽大于高(43:32);口上沟清晰;唇基上无明显刻点,近似光滑。侧面观头高为长的1.75倍;颚眼沟清晰,眼高为颚眼距的2.5倍,上颚基部凹陷,约占颚眼距的1/3。背面观头宽为长的2.15倍;POL略大于OOL。触角柄节不达中单眼,长为眼高的3/4;梗节加鞭节短于头宽(38:43);梗节略短于第一索节(4:5);第一索节长为宽的1.4倍,第二、第三索节近方形,第四至第六索节宽大于长,第六索节宽为长的1.5倍;棒节长为宽的2倍,略短于末3索节之和(9:10),微毛区伸达第二棒节基部。基部两索节感觉毛稀。触角毛短而硬,和触角纵轴成45°角。

中胸背板宽为长的1.3倍。小盾片无明显刻点,呈网状刻纹;小盾片横沟上具长毛两根。并胸腹节中域和胝均具网状刻纹;中脊仅基部明显,无侧褶;气门沟细而深;胝毛细长;并胸腹节颈光滑。胸腹侧片前缘具强壮的斜脊,其三角面刻点粗大。中胸前侧片具刻点,后侧片上部光滑,下部具刻点。前翅基室基部光裸,端部沿基脉呈一三角形具毛区,基脉外透明斑呈狭长条状。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3倍,为痣脉的2.2倍,缘脉长为痣脉的1.65倍,痣宽略大于长(8:7),痣钩长为痣宽的1/4。腹柄长约等于宽,前部狭窄。柄后腹长为宽的2.7倍;柄后腹第一节背板略长于柄后腹的1/3(30:85),后缘直;第二节背板长等于其后两节之和。柄后腹长不足头与中躯之和。

雄:未知。

b.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

(6)尖腹金小蜂属

尖腹金小蜂属(学名:Thektogaster)是属于柄腹金小蜂族下的一个属。

粗梗尖腹金小蜂

粗梗尖腹金小蜂(学名:Thektogasteraccrescens)是膜翅目金小蜂科尖腹金小蜂属昆虫。

a.形态特征

雄:体长2.5mm。体蓝绿色。触角柄节蓝绿色,梗节、鞭节黑褐色。足基节、第一转节、前后足腿节基部3/4、中足腿节基部一半蓝绿色,第二转节、前后足腿节端部1/3、中足腿节端部一半、胫节、基部2~3跗节暗褐黄色,端跗节或包括第三、第四跗节褐色。翅透明,基脉五色,其余翅脉暗褐黄色。

头前面观宽为长的1.2倍;触角着生于颜面中部;下脸中央纵向隆起;口上沟深,唇基表面具均匀浅刻点,下端3齿,右齿宽大,中齿尖,左齿和中齿间的切痕不甚明显。头侧面观高约为长的2倍;颚眼沟清晰完整,颚眼距为眼高的0.4倍。背面观宽为长的2.2倍;上颊长为眼高的0.4倍,上颊外边圆滑;POL大于OOL(9:7)。触角柄节长为眼高的0.6倍,极度侧扁;梗节加鞭节为头宽的1.9倍;梗节极度膨大,其长等于眼高,长为宽的2倍,宽约为索节宽的3倍;第一索节和环节一样宽,略短于第二索节(6:7),长为宽的3倍,其上无感觉毛;索节向端部逐节缩短、变粗,第二索节长为宽的2.3倍,第六索节长为宽的1.3倍;棒节长为宽的3倍,略长于末2索节之和。感觉毛排列不甚规则;触角毛纤细。

中胸背板长为宽的0.7倍,略长于小盾片(22:20)。小盾片横沟深,沟后片具明显纵脊。小背板具网状刻纹,隆起强,不甚光滑。并胸腹节中域具一些不规则纵脊和皱褶,其间具刻点;中脊、侧褶锋锐、完整;无明显气门沟,胝毛稀而弱。前翅基脉外透明斑缩小为缘前脉后一小型孤立无毛区,基室密布翅毛;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1倍,缘脉长为痣脉的1.7倍;痣宽为长的2倍,痣钩较短。后翅前缘室前缘具毛。

腹柄长宽相等,前缘无脊,背面具横刻纹。柄后腹长为宽的1.7倍;柄后腹第一节背板长略小于柄后腹全长之半。

雌:未知。

b.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青海。

简单尖腹金小蜂

简单尖腹金小蜂(学名:Thektogastersimplex)是一种属于金小蜂科的生物。

a.形态特征

雌:体长3.5~4mm。体亮蓝绿色。触角柄节亮蓝绿色,梗节和鞭节褐色。足基节、第一转节、腿节和胫节大部蓝绿色,第二转节、胫节基部极少部分和基部4跗节暗褐黄色,端跗节褐色。翅透明,基脉后部淡褐黄色,其余翅脉暗褐黄色。

头前面观宽为高的1.2倍;触角窝唇基下端距略小于触角窝中单眼距;颊外边向中中等会聚;口上沟清晰,唇基下端3齿不对称,左、中齿之间只有很小的切痕,中齿最长;触角洼圆盘状凹陷。头侧面观高为长的1.85倍;颚眼沟完整,颚眼距为眼高之半。头背面观宽为长的2.15倍;上颊外边圆滑,其长为眼长之半;POL大于 OOL(10:8)。触角柄节长为眼高的2/3,上端不达中单眼;梗节加鞭节为头宽的1.1倍;梗节较第一索节细;第一索节长为梗节的1.5倍,其长为宽的1.5倍,索节间小柄明显,第二至第四索节长略大于宽,第五索节方形,第六索节宽大于长(5:4);棒节长为宽的2.4倍,略长于末2索节之和(12:10),侧面观节间缝斜,微毛区仅伸达第三棒节。各索节、棒节具一排感觉毛,触角毛短、硬。

中胸盾片宽为长的1.3倍,长于小盾片(30:25)。小盾片弓起;小盾片横沟不明显,沟后片无明显纵脊、刻点浅。并胸腹节长为小背板的2倍;中脊完整,但不直,中部有波折;中域具网状刻纹,反光强;无明显并胸腹节颈,其相应位置隆起具横刻纹;侧褶仅后部明显;气门沟浅,胝毛长。前翅无明显基脉外透明斑,相应位置翅毛稀疏,沿基脉狭长无毛区清晰;基室基部之后部翅毛稀疏;肘脉和亚肘脉间无翅毛。后缘脉长为缘脉的1.25~1.30倍,缘脉长为痣脉的1.85倍;痣宽为长的2倍(图132)。后翅前缘室前缘基部光裸;基室端部前部无毛。

腹柄前缘无脊,近似光滑,长为宽之半。柄后腹长为宽的3~3.5倍,约等于头和中躯长之和。柄后腹第一节背板略长于柄后腹全长的1/3;第五、第六节背板大;末3节背板长为柄后腹全长的0.4倍。干标本背面凹陷。

雄:未知。

b.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云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tWXg7o1PyLvA1vHzQvKEP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