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村落社会网络中的肠道微生物共享现象

在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研究领域,肠道微生物组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揭示了在相对隔离的村落社会网络中,人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肠道微生物菌株共享现象。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传播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公共健康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背景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微生物不仅影响宿主的营养吸收和免疫功能,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肥胖症、糖尿病、炎症性肠病等。尽管饮食、药物、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等因素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但大多数微生物必须通过人际接触从其他人体内获得。母体传递是一个明显的途径,而成年人也可能通过社会互动从其他人那里获得微生物。

研究目的

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在相对隔离的村落社会网络中,人们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肠道微生物菌株共享现象,并分析社会网络结构对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的影响。通过这项研究,研究人员希望深入了解社会互动在肠道微生物传播中的作用,从而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新的视角。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1,787名成年人,来自洪都拉斯的18个孤立村庄,这些村庄的平均距离为1.1公里,最远距离为24.7公里,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41岁(标准差17岁,范围15-93岁),62%为女性,41.8%已婚。

2.社会网络映射:

研究团队在两个时间点对整个村庄的社会网络进行了面对面的映射,收集了详细的社交数据。映射内容包括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宗教活动关系等。通过问卷调查,记录了每对个体之间的互动频率,如共餐频率、身体接触频率(如握手、拥抱等)。

3.微生物组分析:

使用StrainPhlAn4进行菌株水平的测序和分析,检测潜在的传播事件。计算菌株共享率,即两个个体之间共享相同菌株的比例。分析不同社会关系类型(如家庭成员、朋友、同事等)对菌株共享的影响。

4.统计分析:

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评估社会关系的存在对菌株共享的影响。通过协变量置换方法,比较社会关系与其他因素(如饮食、药物和社会人口学属性)对菌株共享的影响。

主要发现

1.广泛的微生物共享:

研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微生物共享程度最高。家庭成员之间的菌株共享率高达50%,这可能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有关。即使在非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微生物共享现象。例如,朋友之间的菌株共享率为20%,同事之间的共享率为15%。这表明社会互动是微生物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2. 社会网络的扩展影响:

第二度社会连接:菌株共享不仅限于直接的社会联系,还延伸到了第二度社会连接。例如,如果A和B是朋友,B和C是朋友,那么A和C之间也存在较高的菌株共享率。这表明一个人的更广泛社会网络对其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也有影响。社交圈的紧密度:研究还发现,社交圈越紧密的个体,其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似性越高。例如,经常共餐的个体之间的菌株共享率显著高于偶尔共餐的个体。

3.具体数据支撑:

菌株共享率:在家庭成员之间,菌株共享率高达50%,而在非家庭成员之间,共享率也达到了20%。

社会网络结构:通过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研究人员发现,社会网络的紧密度与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似性呈正相关。具体来说,社交圈越紧密的个体,其肠道微生物组的相似性越高。

共餐频率:研究发现,共餐频率与菌株共享率呈正相关。例如,每周共餐一次以上的个体之间的菌株共享率显著高于每月共餐一次的个体。

4.统计分析:

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社会关系的存在(无论是家庭还是朋友)显著增加了菌株共享的可能性。例如,家庭成员之间的菌株共享率显著高于非家庭成员。

线性混合效应回归模型:通过控制其他协变量(如饮食、药物和社会人口学属性),社会关系的存在仍然是菌株共享的重要预测因子。

协变量置换方法:通过置换其他协变量,发现社会关系的存在对菌株共享的影响大于其他因素(如饮食、药物和社会人口学属性)的影响。

意义与启示

1.公共卫生干预:

这项研究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社会网络在肠道微生物组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改善整个社区的饮食结构或生活习惯,可能比单独针对个体更加有效。例如,可以通过社区活动促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的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减少疾病的发生。

2.个人健康管理:

对于希望维持或恢复肠道微生物平衡的个人,建立健康的社会关系网同样重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密切联系,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例如,定期与家人和朋友共餐,不仅可以增进情感交流,还有助于共享有益的肠道微生物。

3.未来研究方向:

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例如探索不同社会网络结构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制定更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肠道微生物组传播机制,以及社会网络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

具体案例分析

1. 家庭成员之间的高共享:

例如,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住在同一个家庭中。研究发现,家庭成员之间的菌株共享率高达50%。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共享相同的饮食、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从而促进了肠道微生物的传播。具体来说,母亲和孩子的菌株共享率最高,其次是父亲和孩子。这与母体传递的理论相符,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和哺乳期间将有益的微生物传递给婴儿。

2. 朋友之间的共享:

例如,两位朋友经常一起吃饭、运动和参加社交活动。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菌株共享率为20%。这表明频繁的社交互动有助于肠道微生物的传播。具体来说,共餐频率越高,菌株共享率越高。每周共餐一次以上的个体之间的菌株共享率显著高于每月共餐一次的个体。

3. 同事之间的共享:

例如,几位同事在同一公司工作,经常一起吃午饭和讨论工作。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菌株共享率为15%。这表明工作环境中的社交互动也有助于肠道微生物的传播。具体来说,经常一起吃午饭的同事之间的菌株共享率显著高于偶尔一起吃饭的同事。

结论

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传播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的公共健康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综合考虑社会网络和个人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人类健康。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肠道微生物组传播机制,以及社会网络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为制定更有效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

*此文仅为健康知识科普,并非治疗指导;部分字体、图片商用版权来自创客帖。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L2rUbDNw5QISoPBqLv2r6b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