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与艾滋病患者发生性行为会被传染吗?U=U原则让传播风险归零

                                                        作者:PaperplaneTH

HIV自被发现以来,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长久以来,HIV的传播给感染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仅严重威胁着个人的生命健康,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歧视、恐惧等。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原则,为HIV的防控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一原则重新定义了HIV传播风险的认知,为感染者的生活和社会融入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U=U原则的核心内涵

 U=U原则的核心在于,当HIV感染者通过有效的ART使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通常定义为<200拷贝/ml)时,其通过性行为传播HIV的风险为零。这一原则的提出,是基于对HIV传播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大量的科学研究。病毒载量是衡量HIV在体内复制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当病毒载量被抑制到极低水平甚至检测不到时,意味着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大大降低了传播的可能性。

 然而,U=U原则的成立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首先,病毒载量必须持续检测不到,这要求至少两次间隔3 - 6个月的检测结果均显示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这样的时间间隔和检测次数要求,是为了确保病毒抑制状态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其次,感染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服药依从性需≥95%,即每月漏服次数≤2次。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维持病毒抑制的关键,任何一次漏服都可能导致病毒反弹,从而增加传播风险。

二、U=U原则的适用范围

(一)体液类型

1. 精液、阴道分泌物、直肠液: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经验证,在血浆病毒抑制后,阴道分泌物和直肠液中的病毒载量同样会被抑制,而精液病毒、前列腺液病毒载量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抑制。这些体液是性行为中最常见的传播媒介,当其中的病毒载量降低到检测不到的水平时,通过性行为传播HIV的风险也随之大幅降低。

2. 血液:从理论上来说,若血浆病毒载量检测不到,血液中的病毒水平也应极低或无法检测。虽然血液传播是HI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但在U=U原则成立的情况下,即使在性行为中存在微量血液接触,传播风险也可忽略不计。

(二)传播途径

 性行为中的传播风险主要与体液中的病毒量有关。U=U原则表明,只要HIV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得到有效抑制,无论进行何种性行为(包括肛交、阴道交等),即使存在黏膜损伤或微量血液接触,传播HIV的风险都非常低。这一原则为HIV感染者的性生活提供了科学指导,减少了他们在性行为方面的心理负担。

三、支持U=U的科学证据

(一)PARTNER系列研究

 PARTNER系列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大规模研究。在该研究中,对近8万次无保护性行为(涵盖了肛交、阴道交等各种性行为方式)进行了跟踪观察。令人瞩目的是,在所有的观察案例中,即使存在黏膜损伤等可能增加传播风险的情况,也未发现病毒抑制者传播HIV的案例。这一研究结果为U=U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直接证明了在病毒载量得到有效抑制的情况下,通过性行为传播HIV的风险确实可以忽略不计。

(二)HPTN 052研究

 HPTN 052研究同样为U=U原则提供了关键证据。该研究表明,早期进行ART治疗能够使HIV的传播风险降低96%。进一步的后续分析显示,在那些病毒载量持续抑制的感染者中,没有发生任何传播事件。这不仅说明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也再次验证了U=U原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四、需注意的例外情况

(一)病毒抑制不持续

 如果感染者因为漏服药物、产生耐药性等原因导致病毒载量反弹(>200拷贝/ml),那么U=U原则将不再适用。病毒载量的反弹意味着病毒在体内重新开始活跃复制,传播风险也会随之大幅增加。因此,感染者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其他性传播感染(STI)

 梅毒、疱疹等STI可能会引起黏膜破损,从而增加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风险。虽然在U=U原则成立的情况下,这些STI并不影响HIV的传播风险,但它们会增加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几率。因此,HIV感染者在性行为中不仅要关注HIV的传播风险,还要注意预防其他STI的感染。

五、具体建议

(一)确认病毒抑制状态

 为了确保U=U原则的有效性,HIV感染者需要确认自己的病毒抑制状态。具体来说,应确保在过去12个月内至少进行两次病毒载量检测,且检测结果均低于检测下限,同时最近一次病载检测不到应该在6个月内。这样的检测频率和时间要求,能够及时发现病毒载量的变化,保证病毒抑制状态的持续稳定。

(二)出血时的处理

 在性行为中,如果发生明显出血,应立即暂停性行为,并及时清洁伤口。对于HIV阴性方,如果接触到阳性方的血液且担心暴露,可考虑采取PEP(暴露后预防)措施。但在U=U原则成立的情况下,通常无需使用PEP。这一建议既考虑了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又强调了U=U原则在正常情况下的可靠性。

(三)附加保护措施

 使用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附加保护措施。虽然在U=U原则成立时,使用安全套对预防HIV传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它可以显著减少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同时也能减轻双方的心理顾虑。此外,HIV感染者应定期检测病毒载量(每3 - 6个月),并确保治疗依从性,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以维持病毒抑制状态。

六、总结

 U=U原则是HIV防控领域的一项重大科学突破,它为HIV感染者和社会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验证,我们已经明确,在性行为中,即使发生出血等情况,只要HIV阳性方的病毒载量持续检测不到,U=U原则仍然适用,传播风险为零。这一原则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消除对HIV感染者的歧视和恐惧,也为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控策略提供了依据。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U=U原则的严格条件和例外情况,加强对HIV感染者的治疗管理和健康指导,确保他们能够真正受益于这一科学成果。

  标题:Sexual bleeding + HIV positive? The U=U principle makes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zero.

  作者:PaperplaneTH

- END -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ygPQIzEQZtrDJEDK2fmw2g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