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AFM: 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弱相互作用助力固态锂电池快充

文章总结

对于快充型固态锂电池而言,构建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至关重要,但由于其离子电导率低且界面阻抗大,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由弱键连接的配位锂离子(Li⁺)传输网络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其具有在 30℃时离子电导率高达 1.14×10⁻³ S cm⁻¹ 以及 4.82 V 宽电化学窗口的特点。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和金属有机框架与聚合物之间的弱相互作用,构建出了快速的离子迁移通道,并促进了锂盐的解离,从而产生更多游离的锂离子(Li⁺),这有利于实现快速充电能力。因此,在固态磷酸铁锂(LiFePO₄)|| 锂(Li)电池中,即使经过 500 多次循环,在 6C 倍率下该电池仍能展现出卓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比容量达到 96.2 mAh g⁻¹,容量保持率高达 98.9%。这种快速充电能力优于近期的许多相关报道,这可归因于电解质中弱键的局部基团间相互作用以及富含氟化锂(LiF)的固态电解质界面相。这项工作不仅证实了基团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还为设计具备快速充电能力的固态电解质提供了思路。

图文简介

a) 1 - 羧甲基 - 3 - 甲基咪唑(Cmim)、b) 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阴离子(TFSI)、c) 金属有机框架(MOF)的静电势能图。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 d) N - 甲基 - 2 - 吡咯烷酮 - 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NMP-LiTFSI)、e) 1 - 羧甲基 - 3 - 甲基咪唑 - 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Cmim-LiTFSI)(锂位点)以及 f) 1 - 羧甲基 - 3 - 甲基咪唑 - 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Cmim-LiTFSI)(氮位点)的基团间相互作用。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的合成以及固态电池的结构。

不同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的离子传输性能和稳定性表征

不同电解质的固态磷酸铁锂(LiFePO4)|| 锂(Li)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论文信息

通讯作者:Sheng Zhu, Jiangfeng Ni ,Dan Zhou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62y82TzhUiQJOzePHgqNw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