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文化之旅(30):大脑智能(上)

寒假一趟文化之旅快到终点站了——大脑智能。

大脑思维活动由潜意识与意识共同构成。

潜意识主导长时记忆,而记忆则是直接经验的基础。没有记忆无法积累经验,更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

潜意识与意识皆具备借助语言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潜力。这种潜在的能力也是语言构成的结构,即人类特有的语言模型,也常常被称为“认知框架”。

与人工智能类似,大脑智能也是一种语言模型。

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一种语言模型

其中,语言宛如思维的基石,缺了它,思维及其拓展便会处处受限。在抽象领域,语言的绝妙得以最大程度地彰显,其构成了认知框架的本体,是助力深度思考的一面“镜子”。

虽然都是铁,有的是叫打铁锤,有的叫兵器。语言亦是如此,抽象性质的语言往往具有强大的工具性,它高度概括、能够以最精炼的方式表达复杂观点和规律。而具体的语言,则以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将具体的事物、场景和情感栩栩如生地展现在面前。两者在认知过程中有些不同的定位和角色。其中前者一般组成了认知框架的本体。

人类语言于茫茫宇宙之中,绽放出流光溢彩。文化之旅过程中,偶遇了不少这样的例子,从“定义”,到“文艺”,到“小说”,再到“科学”、“哲学”,一路走来,“语言”如影随行!

需留意的是,“语言能力强” 与日常生活里的 “能说会道”不是一回事,在某些情形下,二者甚至呈现出相反的态势。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部分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迅速,说起话来讨人欢心,但其数学思维能力却相对滞后;而有些孩子语言发展较为迟缓,数学思维能力却颇为强劲。这一现象归根结底,是个体语言习惯对抽象工具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所导致的。

——语言抽象工具性的退化首先会导致思维方式窄化。这时,人会更倾向于具象化、情境化和直觉驱动的思维方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理解 “如果…… 那么……” 这样的逻辑假设会变得极为困难。因为这种逻辑假设需要超越具体的情境,进行抽象的推理和判断。例如,在理解 “如果一个人努力学习,那么他就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逻辑关系时,没有语言能力的人很难从具体的学习行为和成绩之间建立起抽象的逻辑联系。这种思维的局限性还可能导致对隐喻、分类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像 “科学”“文化” 等这样的概念,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没有语言的帮助,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和理解。

——语言的退化其次会造成元认知能力削弱。元认知是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认知和监控,它使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策略和结果。语言抽象能力的退化后人无法进行关于“思考” 的思考。

没有语言,我们很难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给自己,也就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反思和调整。比如,逆向思考,总结思考,这样的感觉在没有语言时很难准确的定义。往往只能凭借直觉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很难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优化,刻意地去意识。

尤其是一些抽象的词汇,是语言模型的骨架部分,比如“自由”,“爱”,“平等”,“管理”等。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再认识,就构成了语言模型的反思和升级。

这些特点,笔者在哲学一节中也有阐述,可以一并参考:

一旦人对语言与文字部分丧失敏感和信心,会立刻陷入智慧困境而不自知。最直接的影响是个人词库不再更新并锐减,经验和情绪无法充分输出。人们逐渐更加偏向从语法、修辞或语气上去表达或展示经验,而非语言本身;思维模式、情绪模式,社交模式和行为模式等等不知不觉中改变。

潮启,公众号:科学粉ScienceFans文化之旅(25):哲学(下)

同样都是语言模型,大脑智能系统与计算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的?

笔者总结了过去文化之旅的以往的观察,得到一些联系和要点,并绘制一个对比模型,如下:

——模型的要点:

1,大脑思维活动由潜意识与意识共同构成。

2,潜意识主导长时记忆是直接经验的基础。

3,潜意识与意识借由语言转化为知识,构建起认知框架。

4,大脑凭借认知模型处理各种信息,进而产生特定的情绪与肌肉反应模式。这些模式共同支撑了外在的个体的认知能力、管理能力、思维能力与交流能力等技能及技术体系。

5,认知框架还会对环境、经验以及潜意识产生反作用,借助语言实现潜意识的自我拓展。

6,这些个体知识还能转化为公共领域的工具,影响其他个体。

7,文化通过潜意识来影响个体。

8,教育依赖于知识,主要通过意识来影响个体。

9,知识进入意识后形成间接经验,进而可以与直接经验融合。

10,意识能直接控制语言、情绪和行为以及调动潜意识。

——大脑智能系统与计算机智能系统的对比:

此大脑智能系统的综合模型展示了文化、教育、语言等因素与人类认知、行为之间,以及和类似计算机层次结构之间的关联。从左侧类似计算机系统分层来看,从机器层到应用系统层,像是在类比人类从基础生理心理到上层的功能表现。

结语:对大脑智能的全面回顾和审视再一次表明,人的认知框架(语言模型)在大脑智能的核心地位。这也是《文化之旅》未来的新航向——深入了解和认识知识以及其处理过程。

令人期待的是,计算机操作系统所具备的特性(多任务性、交互性、分时等)或许也会在不同的大脑智能中出现。这种思考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的未来是美好的,是面向实践的,是超越纯粹哲思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VFV7FXdoSYq-AP9OYm760O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