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当下全球航天格局,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载人登月之争。
一边是中国航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推进登月计划,另一边是美国屡屡受挫。
美国登月探测器不是失联就是侧翻,让人不禁要问:曾经的登月霸主,怎么连着陆都成问题了?
从2023年以来,美国主导的探月任务接连失败,仅有“蓝色幽灵号”勉强成功,但这次任务选的着陆点是月球正面一块相对平坦的危海区域,技术难度本身不大。
这个月初,美国的“雅典娜号”探测器挑战更复杂的月球南极区域,结果再次翻车,和去年的“奥德修斯号”如出一辙,科学任务还没开始,就已经提前“躺平”。
回顾历史,美国曾在阿波罗时代6次成功登月,一度确立了无可争议的航天霸主地位。美国探月任务接连失利,彻底暴露了美国航天的技术短板,可以说登月优势已经越来越弱。
半个世纪过去了,美国连一个无人的月球着陆器都搞不定,别说送宇航员上去,连机器人探测都频频出岔子。
这不得不令人怀疑,美国如今的航天水平,真的有可能按时完成“阿尔忒弥斯”计划,在2028年前让人类重返月球吗?现实恐怕没有这么乐观。
美国在航天领域的挫折,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美国的航天计划缺乏连续性,每一届政府都会对前任的航天政策进行调整甚至推翻,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持续推进。
例如,美国最早的重返月球计划由小布什提出,奥巴马上台后直接取消了计划,到了特朗普时期,又重新启动了“阿尔忒弥斯”计划,而拜登上台后又因预算问题削减了部分计划内容。
如此反复折腾,使得美国的探月计划一直在走走停停,难以形成系统性的技术积累。
其次,美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也遭遇了瓶颈。虽然NASA仍然是世界顶尖的航天机构之一,但近年来,美国在运载火箭、登月舱、宇航服等关键技术上的进展并不顺利。
例如,“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核心火箭SLS虽然终于在2022年首飞,但其研制过程一再延期,成本飙升,导致整个登月计划进度受阻。
此外,美国的登月舱和月球车也未能按照预期进度完成,进一步拖累了整个任务的推进。
更关键的是,美国在航天人才储备方面也面临挑战。
由于长期缺乏载人登月任务,美国的航天人才梯队已经出现断层,许多经验丰富的航天工程师已经退休,而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又未能及时跟上,这使得NASA在技术攻关方面面临巨大困难。
与美国重返月球计划屡遭挫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航天正在扎实推进自己的登月计划。
按照中国官方的规划,我国的首次载人登月将在2030年前完成,而目前所需的关键技术——新一代载人飞船、登月舱、月球车、登月服等,基本已准备就绪。
之所以把载人登月时间定在2030年前,而不是提前实施,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等待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十号”的首飞。
这款火箭是我国未来载人登月、火星采样返回等任务的核心运载工具,计划于2027年首飞,因此,我国的载人登月任务也相应安排在2030年前进行。
可以说,中国的登月计划在战略安排上更加稳妥考量,绝不会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展登月尝试。
如今,随着我国载人登月进程进入正样研发阶段,中国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虽然目前官方尚未公布首次登月的航天员名单,但根据计划,中国大概率将派出两名航天员执行登月任务。
由于月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浪漫与神秘,“嫦娥奔月”的神话更是深入人心,因此有极大可能,其中一名航天员会是一位女性。
美国虽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任务,但至今仍未有女性宇航员登上月球。
如果我国选派女航天员登月成为现实,那么这名女航天员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踏上月球的女性,开创全新的航天历史,这无疑将为全球航天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中国航天员梯队已形成四批选拔,涵盖驾驶员、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为载人登月任务提供充足人才储备。
我现役女航天员一共有4人,包括刘洋、王亚平、王浩泽及未公开的港籍女航天员。
刘洋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经验丰富,但2030年时年龄偏大,可能更适合地面指挥。
王亚平曾执行神舟十号和十三号任务,并完成中国首位女性出舱活动,技术过硬,知名度高,而且形象气质也非常亮眼。
第三批航天员中的王浩泽作为飞行工程师,虽然技术背景扎实,但登月任务更倾向于选择具备驾驶和指挥能力的航天驾驶员。
从过往的载人航天任务来看,重大航天任务,通常由航天驾驶员担任核心角色,而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更多承担辅助性工作,所以王浩泽可能性应该不大。
至于第四批航天员中的港籍女航天员,若她在未来几年积累足够经验,或有望逆袭成为登月航天员。
杨利伟近期披露,目前的全部航天员都在参与登月选拔训练,所以也不排除她可能成为黑马。
不过,综合考虑经验、年龄和任务需求,王亚平是最有可能成为“世界首位登月女性”的人选。
从2003年神舟五号成功实现载人航天以来,中国航天的发展路线始终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
无论是探月工程、火星探测,还是空间站建设,中国航天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计划性和执行力,因此才能在短短二十年间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按照原计划,NASA希望在2028年前让宇航员重返月球,但考虑到目前技术准备的滞后性,这一目标恐怕难以按时实现。
而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则在稳步推进之中,2030年前完成登月的目标已经基本没有悬念。
如果一切顺利,中国不仅有望成为21世纪首个成功载人登月的国家,还可能在未来主导月球基地的建设,并在月球资源开发方面占据先机。
曾经,美国以阿波罗计划奠定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基石,但如今,随着全球航天格局的变化,未来的载人登月任务,或许真的要由中国来完成了。
美国过去的辉煌,终究无法掩盖如今的落寞,而在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世界的目光,正逐步转向中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