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研究发现:一周睡眠不足,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

01

英国萨里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揭示了仅仅一周的睡眠不足就能对人体内多达711个基因产生显著影响。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睡眠重要性的理解,还展示了睡眠不足如何破坏生物钟、代谢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研究人员发现,在睡眠充足的情况下,大约有1,855个基因按照昼夜节律进行周期性表达,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然而,当参与者经历了一周的睡眠不足后,这一数字骤降至1,481个,意味着许多基因失去了原有的昼夜节律控制,开始“摆烂”。不仅如此,即便那些仍保持昼夜节律的基因,其表达的昼夜波动幅度也平均减少了约13%,表明生物钟的精准度被削弱,导致整体作息紊乱。

为了进一步探索极端情况下基因的表现,研究人员让所有受试者经历了长达39到41小时的持续清醒状态。结果发现,这种极端的睡眠剥夺并没有让身体“习惯熬夜”,反而使得身体更难以适应,增加了下次熬夜时受到伤害的风险。这就像熬夜让身体的“防御力”下降,基因变得混乱,任何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02

这些因熬夜而受影响的基因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

生物钟基因(PER1、PER2、RORA):负责调节昼夜节律。睡眠不足会导致这些基因“摆烂”,使人日夜颠倒,生物钟紊乱。

睡眠稳态基因(IL6、STAT3):影响我们“补觉”的能力。长期熬夜后,即使想早睡,身体也更难恢复正常作息。

氧化应激基因(PRDX2、PRDX5):帮助对抗自由基损伤。睡眠不足会使这些基因工作效率降低,细胞更容易受损,加速衰老过程。

代谢基因(SLC2A3、GHRL):调控血糖和食欲。熬夜后容易出现暴饮暴食和甜食摄入增加的现象,解释了为何熬夜会让人发胖,并形成恶性循环。

免疫和炎症基因:使免疫系统变弱,长期熬夜可能导致慢性炎症,削弱免疫功能,使身体更容易患病。

这些发现表明,睡眠不足正在破坏机体的昼夜节律调控能力,无法像往常一样精确地调节各种生理活动。这些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生物钟紊乱,还会对代谢、免疫和应激反应产生连锁效应,进而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具体来说,仅一周的睡眠不足就足以导致体内多达711个基因发生改变,影响昼夜节律和基因表达幅度。这意味着,即使短期内看似无害的睡眠不足,也可能在长期内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03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它不仅关乎日常的精神状态,还深刻影响着基因表达和生理机能的各个方面。通过了解睡眠不足对基因的具体影响,我们可以更加重视睡眠质量,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活习惯,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睡眠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依据。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每一个夜晚的优质睡眠,为健康投资。

参考

Möller-Levet, Carla S., et al. "Effects of insufficient sleep on circadian rhythmicity and expression amplitude of the human blood transcriptom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12 (2013): E1132-E1141.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aOwzTQp7dj9bdeo4r_kCVS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