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用 REFA 与 MTM 解锁生产效率的密码

作为生产管理者,你是否经常面临这些问题:订单交付延迟、员工效率参差不齐、设备停机频繁……这些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对生产时间管理的认知缺失。

今天,我们将为你揭开两大工业工程领域的核心工具——REFA备用时间管理MTM预定动作时间系统,帮助你从“经验管理”迈向“科学管理”。

一、标准时间管理:生产管理的“尺子”

什么是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是指一名合格员工,在标准作业条件下,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含合理宽放)。它是生产计划排程、人力配置和效率考核的基准。

如何制定标准时间?

直接观测法:通过秒表测时,剔除异常值后取平均值。

工作抽样法:随机观察作业过程,推算时间占比。

历史数据法:利用ERP系统中的过往记录分析。

应用场景

产线平衡:发现瓶颈工序(如某工位标准时间过长)。

绩效评估:对比实际耗时与标准时间,识别效率短板。

误区提醒:标准时间≠理想时间!需包含10%-15%的宽放(疲劳、生理需求等)。

二、REFA备用时间管理:消灭“隐形时间杀手”

REFA是什么?

源自德国的工业工程方法体系,其核心是将生产时间细分为增值时间(直接创造价值)与非增值时间(备用时间)。

备用时间的四大类型

准备时间:换模、物料搬运。

等待时间:设备故障、缺料停工。

调整时间:工艺参数调试。

冗余时间:过度检验、多余动作。

管理策略

标准化:建立换模作业SOP,将换线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30分钟。

人机协同:设备运行时,员工并行完成质检或备料。

数据追踪:用Andon系统实时监控停机原因,针对性改善。

三、MTM方法:像“解剖”动作一样管理时间

什么是 MTM(Methods-Time Measurement)?

将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单元(如伸手、抓取、移动),每个单元赋予预定时间值,累加得到标准时间。

MTM-1基础动作库

实施四步法:

录像分解:用慢镜头拍摄员工操作,拆解到毫米级动作。

编码匹配:对照MTM代码表(如RF-30代表伸手30cm)。

时间累加:计算所有动作单元的总耗时。

优化重组:删除多余动作(如单手抓取改为双手并行)。

MTM的三大优势

客观性:避免传统测时法的人为误差。

预见性:新产品投产前即可测算工时。

标准化:全球统一代码,适合跨国工厂对标。

四、REFA+MTM:构建生产时间管理的“铁三角”

标准时间:设定基准目标。

REFA:识别并压缩非增值时间。

MTM:从微观动作消除浪费。

五、从“知道”到“做到”

REFA与MTM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可落地的工具。作为一线管理者,你可以:

本周行动:用手机拍摄一段10分钟作业视频,尝试分解动作。

下月目标:在一条产线试点备用时间记录表。

长期价值:培养“秒表思维”,让每一秒浪费无所遁形。

效率提升没有捷径,但有方法。掌握这两把钥匙,你将成为团队眼中的“问题终结者”。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UoibJCGi8N6rBwOuGv_k8z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