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最新研究发现:粪便移植可改善记忆力

01

近年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大脑与肠道之间的双向交流系统——即脑-肠轴,在多种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肠道菌群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情报员”,其对抑郁症和帕金森病等病症的影响尤为显著。最近,《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人类肠道菌群如何通过粪便微生物群移植(FMT)影响小鼠的记忆力,并指出了一种名为Akk菌的关键细菌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探究人类肠道菌群对小鼠记忆力的具体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实验:将健康年轻志愿者的粪便样本每周两次、连续三个月地喂给中年小鼠。为确保移植效果,所有受试小鼠在接受移植前都经过抗生素处理以清除原有肠道菌群。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定期采集样本并进行认知行为测试,以评估小鼠的记忆变化。

02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人类粪便移植后的小鼠表现出三种不同的记忆力变化模式:积极组(记忆力增强)、无效组(无明显变化)以及消极组(记忆力减弱)。有趣的是,那些原本记忆力较差的小鼠在接受移植后记忆力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反,原先记忆力较好的小鼠则出现了记忆力下降的现象。这表明,来自人类的粪便确实能够改变小鼠的记忆能力

深入分析显示,各组小鼠在接受移植后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在积极组中显著增加,而在无效组和消极组中则较少见。具体而言,厚壁菌门的比例在积极组中降低至28.943%,而在消极组中高达49.618%;相比之下,疣微菌门在积极组中的比例达到了42.974%,远高于其他两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所有记忆表现不同的小鼠肠道内,有五种细菌的丰度变化特别显著。其中,Akk菌(属于疣微菌门)和另一种名为Olsenella profusa的细菌在记忆力改善的小鼠体内显著增多;而Kineothrix alysoides等细菌则在记忆力下降的小鼠体内更为常见。由于只有Akk菌的增加与宿主记忆力改善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研究者认为,Akk菌可能是导致记忆力改善的主要原因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研究人员单独向具有认知衰退风险的老年小鼠口服两种Akk菌株(GMB 0476和GMB 2066),持续三个月。结果证实,这两种Akk菌株均能有效提高老年小鼠的记忆力,且GMB 2066菌株的效果略优于GMB 0476菌株。这表明,在没有其他微生物干扰的情况下,Akk菌确实具备改善记忆力的能力。

03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表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尤其是增加Akk菌的数量,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力。尽管纯吃人类粪便可能会引入多种微生物,包括一些可能对认知功能不利的细菌,但单独使用Akk菌则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精准且有效的干预手段。未来,随着对脑-肠轴机制的深入了解,我们或许能够开发出基于特定菌群调整的新疗法,用于预防或治疗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衰退问题。

参考

Ahn, Ji-Seon, et al. "Increasing spatial working memory in mice with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Communications Biology8.1 (2025): 546.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EbUCShvLw_wMF8NdfXwYl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