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不想被AI淘汰?看完这个活动的议程后,我决定7月去趟杭州!

本文正文字数2000+,图片17张。

我是今年2月20日写下了公众号第一篇关于AI的推文的。

AI员工年度述职报告 - 一个打工人“老板”的真诚总结

不到4个月的时间,我更新了42篇AI相关的内容,其中有26篇长推文和16篇图文。

尤其是最近1个月,我几乎每隔一天就会有一篇关于AI绘图或设计的长文测评,看上去很兴奋,但其实我也很焦虑。

这不奇怪,毕竟连续霸榜AI微信公众号第一的数字生命卡兹克,也难逃焦虑,更何况我们。

回想一下,从3月底 GPT-4o打开了AI绘图的新世界大门,然后即梦3.0用稳定的中文夺回一城,再到Gemini、豆包、MJ等一众国内外模型轮番上线,可以说,这些模型更新的速度已经快到追不过来了。以至于我们群里的大家都在一边学习一边疯狂吐槽“这个月的模型是按天在发布啊!”

更别提还有国外国内的设计类agent和非设计类 agent 的设计模块一路在狂飙了。

之前看我推文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现在不管用什么AI工具,只要它有作图功能,我一般都是先用它画图。表情包和IP联动卡牌都是基操、IP形象设计、周边延伸品设计、电商海报、追星物料、创意绘画基本上也都是list上列好的。连提示词我可能都累积了好几万字了。

说实话,成就感是有的,但焦虑也是真的。

你会突然意识到,以前需要三五个人团队才能干的活,现在一个人+AI也能完成个七七八八。那设计师、内容人、品牌策划这些角色还需要么?

还是说,到最后只要保留一个出【提示词】的人就行了?

拿表情包举例吧。

我当年实习的公司,因为表情包版权的事儿吃过不小的亏。这要是放到现在,以当年团队里年轻人的脑子和拼劲儿,节目里的表情包分分钟都能自己全做了。

可是当时要做一套表情包,从你有这个想法、到设计角色找参考、再到画出来或者拍出来一个草图、再到批量生产,最快最快也要两三天。还得你是一个特别厉害特别成熟的画手或者ps大人。

而现在,不夸张的说,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基础的设计小白,给我一个趁手的工具和一点平台赠送的积分,我2个小时就能给你从0到1,搞出7套不同风格的表情包,再把它上架到微信表情商店。

当年的我不是设计师,现在的我也不是。

但这两年你只要在做内容、做传播、做品牌,可能就已经很难跟“设计”划清界限了。

尤其在 AI 介入之后,我越来越能感觉到一个趋势:

设计,或者说视觉内容创作这件事,正在被系统性地重塑。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7zQZBgRxQccLUFYbnBPOUd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