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天局(ESA)16日公布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成果——人类首次成功制造出“人工日食”画面,为长期研究太阳日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欧洲太空总署(ESA)16日公布了人类首次创造人工日食的照片。 (美联社)
据《美联社》报道,执行这项任务的是ESA的“普罗巴-3号”(Proba-3)双星系统。这对卫星于2023年12月发射升空,自2024年3月起开始在地球高椭圆轨道运行。两颗卫星以仅150米的距离编队飞行,其中一颗充当“遮光板”,模拟月球遮挡太阳的效果,另一颗则装备日冕望远镜,专门用于观测太阳外层大气——日冕。
为实现精确遮挡,两颗卫星需要将相对位置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依靠激光系统持续校准,整个过程由全自动系统控制,无需地面干预。比利时皇家天文台日冕望远镜首席科学家安德烈·朱可夫(Andrei Zhukov)透露,目前已在测试阶段成功实现了10次人工日食观测,其中最长一次持续达5小时。预计在为期两年的任务中,平均每周可模拟2次日食,总计近200次,累计可提供超过1000小时的食甚观测时间。
这项技术的成功突破将极大推动太阳物理研究。以往科学家要研究日冕层,通常只能等待每3年左右出现一次的自然日全食,而且观测窗口仅有几分钟。此次任务让科学家能在没有复杂影像处理的前提下,持续、清晰地直接观测日冕,开启了日冕长期观测和太阳活动研究的新纪元。
编译链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