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终究卷不过中企!海外工厂纷纷关闭,外媒:彻底撑不住了

随着芯片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各地都在不断提升本土芯片制造水平,我们大陆这么大的市场当然也不例外。然而,西方对此却不乐意了,尤其是美方还带领盟友阻挠我们。

但令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本来我们芯片产业还在缓慢发展,他们这么一约束,反而刺激我们芯片产业加速前进。如今,西方反而顶不住了,不少海外晶圆厂开始纷纷关闭。

近日,荷兰媒体发布消息,芯片大厂恩智浦半导体宣布,将逐步关闭四座晶圆厂,其中一座位于荷兰、三座位于美国,原因是竞争力下降、成本过高,他们已经撑不住了。

即将关闭的荷兰晶圆厂是恩智浦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约有1700多名员工,主要为公司生产汽车相关芯片,多年来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如今不得已,只能逐步进行淘汰。

之所以要关闭这四座晶圆厂,主要还是因为都是8英寸200毫米晶圆的较老的晶圆厂。

这些晶圆厂基本都是成熟制程,并且很多都是100nm以上的芯片制程技术,称得上是成熟制程中更加成熟的工艺了,相比现在的8英寸300毫米晶圆,已经远远落后。

其实,不仅是恩智浦,还有英飞凌、博世等芯片巨头,近几年都在逐步关停8英寸的晶圆厂。要知道,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这三家可是欧洲的三大汽车芯片巨头。

他们不只是简单的关闭8英寸晶圆厂,而是逐步向12英寸晶圆厂进行生产战略转型。

当然,这也是他们不得不进行的动作,不然就面临淘汰,原因无外乎以下这三个方面。

第一是市场需求不断提升。随着芯片工艺的不断提升,8英寸晶圆的市场需求开始不断萎缩,之前的6英寸晶圆已经淘汰,现在轮到8英寸,因为12英寸晶圆优势更大。

从面积上来讲,12英寸晶圆比8英寸的面积更大,一次制作的成本相对更低,效率也更高。如今,市场上75%产能都是12英寸晶圆,8英寸及以下只有25%左右了。

第二是美方限制产生影响。尽管欧洲三大芯片巨头主要从事汽车芯片的生产,并且大部分为成熟制程,但美方不断干涉全球半导体市场,他们依然受到了芯片管制的影响。

一方面因为美方的干涉,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受到冲击,市场需求、设备供应、产品价格等都出现波动。另一方面他们跟大陆企业的部分合作,也受到了美方管制措施影响。

不过,恩智浦、英飞凌、意法半导体三巨头先后表示,他们依然不会放弃大陆的市场。

第三是中企竞争压力增大。更为重要的是,美方实施的芯片限制政策,不仅没有阻挠了大陆芯片产业发展,反而刺激了他们芯片突围的决心,迅速掀起了芯片建设的高潮。

要知道,欧洲三大汽车芯片巨头即使是成熟制程芯片,多年来也在大陆市场拿下了不少市场份额,轻松赚取了不少高额利润。但如今,他们却不得不面对中企的激烈竞争。

因为美方主要限制先进芯片发展,大陆方面迅速把更多精力转向了成熟制程芯片方面。

据统计,2022年我们大陆的8英寸晶圆产能只占到了全球的21%左右,但短短几年过去了,你们能想到我们现在的占比是多少吗,8英寸产能已经占到了全球70%以上。

原因是什么呢,估计大家也都明白,只要我们用心、努力去做了,加上我们独有的产业链优势,我们大陆企业就能把成本降下来,产能、效率、成本方面都比国外有优势。

国外企业在这方面跟我们中企根本比不了,所以只能逐步淘汰,转向先进的12英寸。

当然并不是现在市场不需要了,8寸晶圆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模拟芯片、功率器件、车规级MCU等领域都还需要这些稳定可靠的工艺,只是海外工厂卷不过我们中企了。

未来很长的时间,我们中企将基本垄断8英寸晶圆市场,国外企业只能迅速转型。之前就有消息,欧洲芯片三巨头都在拥抱大陆晶圆厂,或让他们代工,或合作建晶圆厂。

对此,有外媒直接评价道,海外工厂彻底撑不住了,只能积极跟大陆企业寻求合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_OoClmc3PxEQB3OpC09Af_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