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肠道里的万亿微生物并非 “孤军奋战”,而是通过一张精密的 “通信网” 影响全身健康?这张网被科学家称为 “菌肠脑轴”,是由肠道菌群、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构成的三维调节网络。通俗来说,肠道菌群就像人体的 “第二大脑”,既能通过分泌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5 - 羟色胺)影响大脑情绪,又能通过免疫信号 “遥控” 全身炎症反应。
现代医学发现,菌肠脑轴的失衡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例如,肠道菌群紊乱可能通过 “肠 - 脑” 信号传递,加剧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炎症;而儿童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的肠道中,往往存在特定菌群的丰度异常。科学家通过 16S rRNA 测序、代谢组学等技术解析这一网络,逐步揭开 “微生物如何调控大脑” 的谜题 —— 比如,某些益生菌能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减少 “坏菌” 产生的毒素入血,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MGBlab 菌肠脑实验室的突破:该实验室聚焦菌肠脑轴的因果性研究,其自主研发的 WisMarker 微生物标志物预测模型,首次将菌群与神经发育疾病的关联研究从 “相关性” 推进至 “因果验证” 阶段。在与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合作中,实验室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源自中华母乳的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LR99 可通过调节 γ- 氨基丁酸(GABA)代谢,显著改善实验动物的焦虑行为。这种 “从肠道菌群到大脑功能” 的干预逻辑,正重塑微生态健康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