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名字,除了代表你的身份,还能对你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最近,一项由希伯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突破性研究发现:你的名字,可能真的在悄悄塑造你的脸。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脸部特征可能会受到他们名字的影响。
这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个现象:成年人的脸部特征,与他们的名字匹配的准确率远高于随机猜测,这种现象在儿童身上却看不到。这意味着,名字与面部特征之间的这种契合,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这项研究结合了两种工具:人类感知测试和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进行了多项研究来验证他们的假设。
人类感知测试中,研究人员要求人类志愿者(包括成人和儿童)尝试将照片与名字进行匹配。他们发现,无论成人还是儿童,都能准确地将成年人的脸部与名字进行匹配,其准确率都高于随机水平。然而,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无法将儿童的脸部与名字进行匹配。这表明,儿童的面部特征尚未显现出与名字的关联。
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中,研究人员利用三元组损失连体神经网络(Triplet Loss Siamese Neural Network)来分析大量面部图像数据,以评估相同名字个体之间的面部相似性。他们发现,拥有相同名字的成年人,他们的面部特征表现出更大的相似性,而名字不同的人则没有这种相似性。成年人的相似度提升显著高于随机水平,而儿童的则没有。这种基于名字的面部相似性,在儿童中同样没有被观察到。
研究人员采用人工老化面孔测试,他们尝试将儿童的脸部图片进行人工老化处理,使其看起来像成年人。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人类感知测试还是机器学习分析,这些老化后的儿童面孔也没有展现出在真实成年人脸部中观察到的名字与面部匹配效应。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种匹配效应是社会发展而非单纯生物成熟的结果。
这些结果表明,面部外观与名字之间的这种一致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个体的成熟而发展。似乎人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的外貌以符合与他们名字相关的文化期望。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看似随意的社会标签,比如我们的名字,也能以微妙但可衡量的方式塑造我们的外貌。这种影响可能通过直接选择(如发型、眼镜、化妆)或间接行为(如面部表情习惯)来实现。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尽管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完全理解这种名字与面部匹配效应背后的机制及其更广泛的含义,但这项研究无疑是理解社会因素如何塑造我们自身的重要一步。所以,下次当你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时,不妨也思考一下:你的名字,是否也对你产生了某种无形的影响呢?
参考文献:Can names shape facial appearance?